高价找机构帮填高考志愿真的有必要吗?

来源: 南方周末
2024-06-21 16:47:05

  羊城晚报记者 孙唯 实习生 吴东飞 张梓欣

  “一些机构利用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心理,收取高昂的服务费用,且定价不透明,服务内容‘看人下菜’,存在价格欺诈的嫌疑。某机构推出高达数万元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声称可以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指导,但多名家长反映只是简单地提供一些通用的填报建议,服务内容与实际宣传严重不符,且收费畸高,感觉受到欺骗。”

  针对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高价”志愿填报指导服务,教育部官微近日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谨慎对待,切勿轻信,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志愿填报风险。

  调查:

  志愿填报市场鱼龙混杂

  有机构声称300块就能成“规划师”

  在天眼查上搜索“志愿填报”相关公司,结果显示共有2651家,其中近一年来新成立的公司接近50家,大多数为个体工商户。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及就业前景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近九成高考生愿意选择高考志愿填报服务;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达9.5亿元,预计2027年将增至12.2亿元。

  巨大的盈利空间催生了众多的志愿填报辅导机构。记者在某网购平台上搜索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看到众多标价从100元起的“一对一辅导”选项。然而,进一步询问详情后,一家名叫“某联盟辅导”的机构却给出了一个价值2580元的订单。对于师资力量的疑问,店家回应称,其志愿填报指导老师均具备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但并无专门简历。当被问及有无可供参考的详细案例时,店家也仅含糊地表示每年都有不少成功的辅导案例。

  为了缓解记者的疑虑,该店家称可先拍下订单,并与指导老师电话沟通,待满意后再正式开始服务,若不满意则有权更换老师继续咨询。另一家名为“某学姐带你上岸”的店家则采用了更为明确的退款政策。他们表示,如果消费者选择“一对一”指导填报服务,在一小时交流后感到不满意,可退还一半费用,后续不再提供具体方案。

  此外,记者了解到,市场上涌现了诸多针对“高考志愿填报指南规划师”的培训视频课程,这些课程往往借助某网红志愿咨询博主全套课程的知名度来吸引潜在学习者。记者咨询了某家提供此类课程的机构,对方表示他们提供从报名到考取的全程服务,并强调由于平台限制,沟通需在微信上进行;甚至,只需花费300元,学员便可获得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发展研究中心”认证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南规划师”资格。然而,记者并未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搜索到“企业发展研究中心”这一机构。

  观点:

  有偿志愿填报服务作用不大

  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自己

  那么,高考志愿服务是助力还是鸡肋?记者对学 生和家长

  邓女士的孩子2023年参加高考,她当时选择花钱报了志愿填报辅导机构。她的观点是:“‘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干’,我们在报考方面是‘门外汉’,志愿填报机构长年累月做这个工作,肯定会更专业一点。”

  邓女士告诉记者,在孩子高考前一年到半年这个时间段,她所报机构会定期开展一些与志愿填报相关的免费讲座,“我经常去听,觉得他们讲得不错,价格也还可以,所以选择了它。”在出分之后,机构会帮助考生适配“冲、稳、保”的院校,对考生做性格测试、匹配适宜专业等。不过,从结果来说,她直言“没起多大作用”,“虽然说‘考得好不如报得好’,但总归不可能出现低分高报的现象,孩子该是哪个水平就得去哪个档次的学校,当时选择报机构更多可能是图个心安。”

  深圳大学附属中学黄同学的父亲最近正在自己着手孩子的志愿填报。他表示:“一方面是因为志愿填报机构‘水很深’,几千到几万元不等,质量也参差不齐;另一方面报志愿牵涉到孩子自身的需求和想法,这些机构不如父母了解得多。”在黄先生看来,家长应扮演引导的角色,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自己。

  小嘉去年从揭阳某中学考入华南师范大学。作为高考的“过来人”,她回忆道,“当时考前就有机构人员来到学校推销志愿填报书籍,这些推销人员言语流畅、话术周密,感觉他们对志愿填报了如指掌,还分享了很多成功的报考案例。”因此,她决定购买价值200多元的志愿书籍,并额外获得一张模拟填报的“志愿卡”。然而,在仔细对比后,小嘉发现这套志愿书籍上的数据与广东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官方指南不一致,许多数据都是错误的;此外,“志愿卡”提供的服务实际上在百度和夸克等平台上也能找到类似的免费填报服务。

  东莞市南城开心实验学校的曹同学刚刚结束高考,他认为没有报志愿填报机构的必要,因为官方发的志愿书就已足够了,再加上寻找性价比高、靠谱的机构也很费力。“虽然志愿辅导机构大概率会比家长掌握的信息多,可能可以给出最好的选择,但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应该多听听学生本人的想法。”

  专家:

  各类信息官方渠道都有

  匹配个人情况合理填报志愿

  那么,究竟有无必要选择志愿填报有偿服务呢?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苏敏表示,随着新高考改革和高等教育的普及,考生和家长对于选择合适院校和专业有更多的期待,更注重个性化发展和职业规划。“机构指导并不能成为帮助考生填报志愿的‘灵丹妙药’。”苏敏说,“考生和家长还是要充分结合考生自身兴趣、性格、分数和排位等信息,通过意愿学校官网发布的招生政策、招生计划等信息,合理填报志愿。”

  苏敏介绍,考生及家长应重点了解学校招生政策,比如招生章程、招生指南、招生简章和专业特色,这些均可通过官微、官网、学校宣传片、新闻媒体等渠道获取;同时应了解录取批次及往年分数、排位,考生可登录目标学校招生网查询或查阅《广东省2024年高校志愿填报指南》等资料。

  若家长和考生对于高招不太熟悉,想听听咨询机构的建议,又该如何选择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应着重考察该机构过往的信誉状况,以及是否具有良好的历史业绩和口碑。同时,不应盲目跟随机构的建议,咨询机构提供的信息和意见只是参考,个人的判断力和辨识力同样重要。

  不过,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纪检监察学的发展仍有待探索。张震介绍,在培养及教育模式上,全国各个高校仍在不断探索,各有特色,有的学校偏向党史党建,有的偏向马克思主义,“像我们学校,主要是以法学为主,整合了党内法规等学科”。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11月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346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2例(广东16例,福建12例,北京6例,天津4例,上海3例,浙江3例,四川3例,云南3例,江苏2例),含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浙江3例,广东2例);<font cms-style="strong-Bold">本土病例1294例</font>(广东592例,河南159例,重庆157例,内蒙古135例,山西69例,四川40例,新疆34例,北京32例,云南13例,陕西13例,甘肃10例,湖南8例,山东6例,浙江5例,青海4例,黑龙江3例,福建3例,江苏2例,湖北2例,海南2例,天津1例,河北1例,江西1例,贵州1例,西藏1例),含436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395例,四川12例,甘肃9例,山西4例,陕西4例,浙江3例,北京2例,重庆2例,青海2例,黑龙江1例,江苏1例,湖南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中国男篮与伊朗男篮的上次交手要追溯到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4年时间过去,37岁的哈达迪仍保持着不错的竞技状态,贾姆西迪、雅克查理等外线球员进攻高效。值得一提的是,CBA同曦男篮前主帅贝西洛维奇已出任伊朗队技术总监。

  后来,张铁林选择出国留学,又到香港工作,十几年间写剧本、当主持人、为动画片配音,当然,也拍戏:《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仙鹤神针》《黄飞鸿之五:龙城歼霸》《汉宫飞燕》……如果回头好好看看当年的那些戏,无论正派反派,他的表演有自己的特点,只是当戏眼在别人身上,他的角色难以让人留下印象。他和多数默默无闻的演员一样,在不那么多的剧本选择里,演一些不太重要的戏和角色。直到1998年,《还珠格格》第一部开播。

  同时,长江口二号也是水下考古工作者在全国水下文物普查期间首次主动发现并进行考古调查的古船,船体的完整性和丰富的船载文物,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造船史、航运史、陶瓷史、经济史等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日,黑龙江东部、吉林中东部、辽宁中北部、青海南部、西藏北部和东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

陈文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