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在“旅”也在“文”

来源: 杭州网
2024-06-18 13:32:45

  “文旅”在“旅”也在“文”(评论员观察)

  “文旅”在“旅”也在“文”,如何更好推动文旅融合,提升旅游供给的“文化味儿”,是文旅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灯光渐暗,音乐渐起,江西南昌方言传承基地——贵林社老茶馆里座无虚席。追光灯再度亮起,演出现场氛围升温。台上相声演员长褂一甩,抛出精心设计的“包袱”,远道而来的游客一边品茶、一边互动,品味用南昌方言讲述的历史和故事,体验感“拉满”。让旅途充满“文化味儿”,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旅行时的选择。

  特别是对于年轻人而言,文化体验越来越成为他们注重的旅游内容。一项面向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发起的调查显示,选择旅行目的地时,超过七成的受访者看重旅游目的地的历史人文含量,如历史积淀、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等。“文旅”在“旅”也在“文”,如何更好推动文旅融合,提升旅游供给的“文化味儿”,是文旅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风貌丰富多彩,地方文化各具特色,这也恰恰构成了各地吸引游客的独特文化魅力。因此,提升旅游供给的“文 化味儿”,需要注重把握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一段时间以来,县域旅游走红,许多县城成为网红旅游目的地。这背后,既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县域旅游配套服务体系日渐成熟等共性因素,也在于不少县城不断推出富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吸引了游客目光、提升了旅游品质。在河北正定县,独具韵味的古城、古香古色的巡游表演,让“头回客”变成了“回头客”。在湖北竹溪县,立足非遗山二黄戏曲打造的武陵不夜城给游客带来充满国风和烟火气的独特体验。从实践来看,只有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不“复制粘贴”、避免同质化,才能以有活力、有特色的文化产品激发文旅新动能。

  推动文旅融合,并非只是原封不动地对文化进行呈现,而是要在守住历史文脉、文化精粹之“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达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目的。比如,参观博物馆渐成风尚,许多观众不再满足于拍照打卡,而是希望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与文化。这就要求博物馆在深入研究文物特点与价值的基础上合理布展,用好智慧导览、全息投影、增强现实等新技术新手段,以深入浅出、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文物故事。再比如,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借助新潮的玩法、丰富的民俗、个性的文创“出圈”,密码也正在于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守正创新,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让历史文化更加可感、可知、可参与,这同样是提升旅游供给的“文化味儿”的内在要求。

  当前,旅游业已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精心打造更多体现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特色文化和旅游产品,让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更好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既符合广大游客期待,也将孕育巨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邹翔)

  飞猪1月20日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33个国家及地区的出境游相关商品春节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倍,其中泰国、马尔代夫、新西兰的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0倍。近一周国际机票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超3倍。

  2022年,据1-10月图书零售市场数据显示:销量前1%的图书品种为图书零售市场贡献了近57%的码洋。在多元化营销的今天,2022年行业的运营机制、平台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流量”是带动图书热销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平台、作者、热点流量带动效应较为突出。平台方面,较之前通过微博、微信大V等推荐图书的方式,如今平台流量的带动方式更加多元化,带动效应更明显,如东方甄选直播间、樊登读书会、得到APP推荐,将更多经典图书和新书推到大众视野中。作者方面,畅销经典书作者自带粉丝流量,带动新书的热销;自媒体达人通过综艺、节目或媒体平台提高自身知名度和曝光度,从而带动图书热销。

  三十里风区是南北疆出入疆的必经之路,从三个泉至小草湖段共有30公里,都属于小草湖中队管辖,中队有19名交警,日常的工作就是负责疏导交通、处理事故。

  沿着蜿蜒的村路行驶,一路望去,家家户户门前,一盏盏大红灯笼随风摇曳。陈向红也在网上下单了不少年货:“我爱人准备饭菜,我就负责贴春联、挂灯笼。”

  日前,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发布《全国实体书店经营情况调研报告》(2022)。该报告通过调查了解到,书店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有:复工营业后人气欠佳;因销售下降,不能结算货款,货源无法保证等。此外,网络冲击和打折乱象、盗版问题也是反映较多的几个问题。

  和历史最悠久的火车站

李珮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