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高温,斗酷暑”,如何运动防护?

来源: 安徽网
2024-06-19 19:49:11

  “战高温,斗酷暑”,如何运动防护?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研所专家为盛夏室外运动支招

  近日,一则知名艺人打网球中暑并导致受伤的消息再次引发人们对近日高温天气的关注。就此,记者采访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民体质与科学健身研究中心主任徐建方,他表示,夏季天气炎热,室外运动时要避开高温时段。运动前要补水,运动后的恢复也不可忽视。

  人在运动时体内会产生热量,运动越剧烈产生的热量越多。夏季室外气温高,人体一旦无法及时有效向外散热,便容易发生中暑情况。

  徐建方说,在这个季节室外运动首先要选对时间,“一般而言,可以选择在清晨或晚上睡前的两小时进行,这时候气温也相对合适。要尽量避开中午到下午4点这个时间段。运动时,可以戴上遮阳帽、墨镜,减少紫外线直接照射。”

  运动前后必须补水

  为了预防出现中暑情况,及时地给身体补水必不可少。那具体该如何做呢?徐建方说,补水要贯穿运动的全过程。“开始前,可以喝一些电解质水或运动饮料,市面在售的均可,提高体内水分储备。运动时,应少量多次补水,特别是在室外进行时间较长、强度较大的运动时更需注意。每次的补水量约100毫升,不要喝太多,也别喝冰镇饮料。”

  徐建方特别提示,千万不可为了追求出汗效果或降体重,在运动前后不补水,这容易给身 体带来损伤。

  先兆中暑停止运动

  运动过程中,身体出现什么症状时需要立刻停下来?徐建方说,如果身体出现大量地、快速地出汗,面色潮红、头晕、心悸等症状时,此时可能出现了先兆中暑,要立刻停止运动,转到阴凉通风地方降温。“如果休息一会儿还没有好转甚至有加重的情况,这时需要及时就医。”他说,“我建议大家找个同伴一起运动,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可以及时告知对方。”

  运动结束后,饮食上可以喝些清汤,补充适当的碳水化合物,保持血糖平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及时更换掉汗湿的衣服,不要贪凉防止寒气侵袭。此外,充足的睡眠不可少,这有助身体恢复。”徐建方说。本报记者 卓然

  在鹿回头风景区,布置一新的新春装饰烘托出浓浓的年味。三亚旅游文化投资集团副总经理、三亚鹿回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勇介绍,眼下游客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多,景区正在筹办多种迎新春主题活动,同时做好园林景观、旅游产品、服务保障的提质升级。

  瞄准全链条、全过程创新,让转型中的宝山尝到了甜头。通过打好“大学牌”,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形成生产力,宝山“一核一带”大学科技园集群初步形成,累计落地企业345家,转化科技成果69项,诞生了首艘南极科考无人艇等一批高质量创新成果;通过打好“企业牌”,培育“种子选手”,定向攻坚“裉节儿”难题和“卡脖子”领域。2022年,宝山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13家,同比翻两番。高新技术企业超1475家,两年内实现翻番。

是北京市重要的“菜篮子” “果盘子”

  当晚,由武汉市台办主办的2023年武汉台胞台商新春联谊会举行,包括李孟修在内的40多位在汉台胞台商欢聚一堂,畅谈过去一年的收获,展望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共同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

为什么要回家过年?这一幕幕,便是全部的意义了

  比如在“九水连心”项目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范围的“碧水行动”项目中,正和生态采用了水生植物净化技术和微生物技术联合运用方式,构建河道水下森林系统。在调研场地水域生态本底状况基础上,因地制宜采取地形改造、人工补植等措施,在水深0—0.5米的区域种植挺水植物,水深0.5—2米的区域种植沉水植物,修复形成23万平方米生态结构稳定、景观类型丰富的本地水生植物群落。挺水植物根系发达、植株高大,可有效阻截外源污染、提升滨水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能力,并为生物提供适宜的栖息条件;沉水植物植株生长可有效增加对水体营养盐吸收能力,减少底泥扰动带来的污染物释放,并通过光合增氧能力改善水体厌氧、缺氧环境条件;对水生动物、微生物群落组成及结构进行优化,强化水生态食物网,促进健康稳定的水生态系统恢复,丰富生物多样性。

徐诗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