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齐聚山西晋城 共话古堡古建、书院文化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17 05:46:56

  中新网晋城6月15日(杨杰英 高雨晴)6月14日,“千年之约——探寻晋城古堡 古建 书院文化沙龙活动”在山西晋城赵树理文学馆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研究书院文化、古堡古建文化的专家学者,晋湘两地高校学子参加活动。

  在“千年之约·书香永芳文脉长”环节,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党委书记陈宇翔,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执行秘书长、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会长柳河东等人围绕书院文化进行对话。

  一来到山西,陈宇翔就被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震撼。他说,岳麓书院历史悠久,作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自创立起便以培育人才和传播学术闻名于世。这里既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阐释,又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提炼出来培育学生。而山西从古至今人才辈出,期待岳麓书院与山西晋城在各个方面加强交流。

  “千年之约是中华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理学之约。900余年前,湖南岳麓书院与山西晋城程颢书院相继诞生,通过今天的对话相约起来。”柳河东表示,当前,山西乃至全国各地都在兴办书院,而书院兴办的最大价值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有着“中国古建博物馆”之称的晋城,现有国保单位72处,宋金以前木结构建筑58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古村落226个,117座古城堡、15万间明清古建筑,素有“东方古堡看晋城”的美誉。

  当日下午的“千年之约·古堡古建话古今”环节中,上海理工大学教授赵培生建议,晋城可以邀请海内外的艺术家来考察,打造文化古堡,当代艺术和传统文化碰撞,会产生一些新的思路。另外,还可以围绕晋城的古堡,开发一系列的文创产品,尤其是设计理念各异的潮玩产品,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这次晋城之行让我对古堡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刘道平对晋城的古堡数量感到吃惊。他 表示,这些古堡大大小小各有特色,建议当地重视古堡保护方面的人才建设,整合一些相关资源,联合古堡文化研究会等机构,共同保护这些瑰宝。

  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晋城博物馆馆长张建军介绍,太行古堡群是晋城市历史上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具有防御和生产生活等功能的古堡建筑,极具科学研究、考古及旅游等社会价值。“如何做好这些古堡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我们一直在探索中。”

  近年来,晋城市在全方位加强古堡保护的同时,明确连片共建、融合发展新思路,促进古堡文物密集区文旅融合发展,系统性开展太行古堡课题研究,成立古堡申遗专班,不断叫响“东方古堡、人间晋城,云锦太行、诗画晋城”品牌,让一座座古堡焕发出新的生机。

  此次文化沙龙活动是“湘”遇古堡 “才”聚太行晋城行系列活动之一,旨在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晋城古堡古建及书院文化,搭建专家学者与学子之间的交流平台,加强晋湘两地文化交流与合作。(完)

  除此之外,阮氏蓉对山西老陈醋也很感兴趣,“越南口味以咸和辣为主,调味品有绵白糖、鱼露、辣椒、莳萝、虾酱等,通过学习,发现山西老陈醋的制作和口味非常有意思,想尝一尝。”

  1月9日,“农村防疫公益行动”走进新疆博乐乡村,作为“送医送药送物资服务队”的一员,同时也是家庭签约医生,安永霞来到81岁独居老人艾米娜汗·依明家里开展诊疗服务。

  刘秋乱建议,在加强人才保障方面,培养一批想致富、会致富、能致富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要制定专门政策,推动乡村振兴产业技术专家、企业家、年轻优秀干部等各类人才归乡帮扶。在打通政策堵点方面,希望河北省完善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加快打通关键核心政策的堵点,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此外,特区政府14日宣布,1月18日(大年二十七)至21日(大年三十)期间,将现时指定陆路口岸的每日单向总人数安排由5万人提升至6.5万人。林世雄表示,随着高铁复通,每日单向“通关”人数会增加5000。在年二十七至年三十之间,经多个口岸过关人数可增至超过8万人。

  从14日晚开始,湖南迎来2023年首轮低温雨雪天气过程。据监测,湘西、湘中、湘南地区有轻度到中等程度覆冰,湘南高海拔山区和微地形区域有中等程度覆冰。湖南省气象台15日15时2分发布低温雨雪冰冻黄色预警。

  该项目建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海浪与海螺”:建筑外观优美动感,表皮仿佛波光粼粼的海面,体现了浪漫之都大连的滨海文化特征;螺旋上升的曲线来自海螺,寓意足球名城大连踏浪前行、拼搏向上的城市精神。

柳坤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