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58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来源: 企业网
2024-06-25 00:56:26

  中新网北京6月24日电 (记者 陈杭)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记者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获悉,北京地区单位主持完成的58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奖,包括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50项,占通用项目获奖总数的28.7%。其中,唯一的特等奖项目和唯一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均由北京单位主持完成;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中北京单位主持完成的项目占3项。

  北京基础研究领先优势明显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近年来,北京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通过系统布局、稳定支持,推动产生一批优秀基础研究成果。2023年度,北京18项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占国家自然科学奖总数超过36%,获奖项目发挥了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冰研究员主持完成的项目“细胞命运稳定性与可塑性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荣获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项目揭示了细胞命运稳定性和可塑性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在表观遗传信息继承和功能机制方面取得了前沿性的成果,为衰老过程中表观遗传退变提供了创新性的干预策略。

  关键 核心技术突破赋能产业发展

  近年来,北京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屡获突破。2023年度,北京16项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在装备制造等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凸显,为高精尖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方广有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大深度高分辨穿透成像雷达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成果应用于我国探月工程、深空探测、地下空间开发和极地科考等重大战略任务,有力提升了我国空天探测水平。

  新质生产力催生新动能

  北京瞄准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机遇,以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未来产业发展基础。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中,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前沿技术创新成果涌现,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北京邮电大学廖建新教授主持完成的“按需可重构的智能业务网络关键技术及规模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围绕国家建设“网络强国”的重大需求,创建了按需可重构的智能业务网络体系,实现了“能力解耦、编排调度、业务保障”三方面的科技创新,成果得到了规模化应用,引领全球移动通信业务网络的发展。(完)

孙兴慜眼眶高清图曝光,疤痕明显!韩国队长3战世界杯,值得尊敬

枪打出头鸟是惯常操作,可如果出头鸟是一群鸟呢?不止凯恩,荷兰队长范戴克,德国队长诺伊尔在内的10个国家的队长都表示过想在世界杯期间佩戴彩虹袖标。

据悉,国际足联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在卡塔尔世界杯的每轮比赛期间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包括“足球团结世界”“拯救我们的星球”“保护儿童”等等,这将成为国际足联践行“用足球给世界带来积极影响”承诺的一部分。

二人之前,球王马拉多纳曾在24岁开始吸毒,“外星人”罗纳尔多因酗酒身材走形,小罗陷入桃色新闻,还有像范巴斯滕这样的足坛球星因伤病不少早早结束职业生涯。梅罗却用极致的自律和职业素养,以及更少的伤病,延续着他们的统治力。西班牙足球记者吉列姆·巴拉格曾在《C罗传》中写道:18岁的C罗刚进入曼联,便主动找到球队的力量培训教练,表示“想成为世界上最强的球员”。C罗对饮食极为控制,精确计算卡路里,滴酒不沾。他遵循严格作息表,训练总比别人早到,比赛结束后认真分析球赛表现的好与坏,日复一日坚持。

(Luca)

世界杯的社牛球迷,诠释了什么叫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傅紫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