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斥资3.5万亿“强军壮武”,意欲何为?

来源: 大河网
2024-06-25 17:36:20

  中新网6月24日电(史小敏 华丹)日本《读卖新闻》6月8日报道,防卫省于2023至2027年度列支高达3.5万亿日元(约合224亿美元)研发预算,重点用于研制远程岸舰导弹、高超音速武器、智能无人装备与技术,而这些大多是远程攻击武器和新域新质装备。

  美国纵容日本“往前冲”

  2023年被日方称作“根本性强化防卫力量建设元年”,此后日本军备建设骤然提速,持续投巨资发展远程攻击装备,究其缘由,动因有三:

  第一,为迈向“政治军事大国”奠基铺路。二战后,国际社会警惕和防范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不许其发展核武器、航母打击群、巡航导弹等进攻性武器。

  但近年来,美国对日“军事松绑”迹象渐显,日本趁机于2022年发布《国家防卫战略》,提出用10年时间生成包括防区外打击、无人作战、综合防空反导等7种核心作战能力。

  为推行这一战略,长期执政的日本自民党以“周边威胁”为借口,视邻邦大国为“空前战略挑战”,不断加快“强军壮武”步伐。

  第二,配合美军担负更多任务。以往美日军力部署呈“美主日从”的格局,日本军事战略与美国深度捆绑,特别是日本海上和防空力量,基本沦为美军在亚太的“反潜扫雷分队”和“防空反导分队”。

  但美国为规避潜在对手饱和火力攻击,计划将部分驻日军力撤出第一岛链,日本开始填补前者留下的军事真空。比如,驻冲绳的美海军陆战队约5000人将转移至第二岛链的关岛,而把一线“阻击任务”交给日本。

  对此,日方回应积极,不但加快向该国西南地区投入兵力装备,还在情报侦搜、防空反导、反潜扫雷、两栖与机降作战等领域与美加强合作。

  第三,经济层面的考虑。日本希望通过扩大自研装备出口来提振国内军工产业活力,助推本土经济发展。

  以往,日本被禁止出口杀伤性武器,但随着军事战略朝着外向型、攻防兼备型转变,其想方设法引导企业自主研发新装备,减少对美依赖。

  如果这些“日货军品”能成功打入国际市场,既可攫取到稳定的高收益,还能刺激企业科技创新,从而对日本工业乃至整个经济产生拉动作用。

  日本既想要矛,又想要盾

  当前,日本正在打一套“组合拳”,即陆海空多维并举,自主研制系列化远程攻防武器和智能无人装备,相关动态值得外界密切关注,先说陆基装备——

  一是追求“远”。陆自现役12式岸舰导弹射程不到300千米,刚够封锁宫古海峡。按照自卫队的升级改造计划,新型导弹打击范围将扩至1500千米,并新增舰载和空基发射2个型号,真正做到陆海空通用化。

  据介绍,陆基新型导弹的升级改造工作将于2025年完成,海基和空基版本2028年之前定型,到2032年,陆自岸舰导弹营会从5个增至7个。观察地图不难发现,若将之部署在奄美大岛、宫古岛、石垣岛,势必对周边邻邦的海上舰艇、沿海地带,甚至内陆纵深区域都构成严重威胁。

  二是加速“快”。为突破对手防空网,日本加速研制高超音速滑翔弹。有资料显示,该型滑翔弹从地面发射到达一定高度后,从助推器分离的弹头凌空滑翔,从正上方向对手移动目标发起攻击。

  2023年,日本已开始量产射程数百千米的基本配置型滑翔弹,2024年末将组建高速滑翔弹营。

  同时,陆自还在加紧研制5马赫以上的高超音速武器,射程可达2000至3000千米,预计2027年后部署,以此组建“远程导弹部队”。

  三是注重“防”。如果说前述武器是攻击的矛,那么改进型03式中程防空导弹则是日方打造的盾。

  日本防卫装备厅计划2023至2027年开展研制,2028年前完成实战运用试验,也分为基本配置型和改进型两类。

  基本配置型预计2026年前列装部队,可用来应对新型近程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滑翔弹。而改进型则可拦截中程弹道导弹,为日本大中城市提供防空保障。

  进攻,进攻,还是进攻

  新型海空装备方面,日本也有一 系列大动作——

  第一,建造搭载垂直发射型导弹的新型潜艇,强化水下防区外打击能力。

  海自设想列装新型潜艇后,每根导弹发射管可容纳7枚“战斧”巡航导弹或若干枚高超音速滑翔弹,以有效打击对手军事基地、战区指挥部、指挥信息系统、弹药库等重要目标,尽可能削弱对手反击能力。

  第二,研制各型机载巡航导弹,强化空地打击能力。

  未来10年,空自将大力发展空地和对舰攻击能力。当前,空自F-2战机配备ASM系列空射岸舰导弹,射程仅100千米,今后将升级为陆基12式岸舰导弹的机载型号。

  鉴于射程500至900千米的巡航导弹在中远程进攻方面优势突出,日本除引进美国与挪威共同研制的联合打击导弹(JSM)外,还大力研制防区外巡航导弹(JASSM-ER)和远程隐身岸舰导弹(LRASM)。

  特别是空自的F-35A隐身战机,未来搭载新型导弹后,或具备对周边国家五代战机以及地面、海上目标的防区外打击能力。

  第三,无人智能技术赋能,强化战斗成效。日本自卫队十分重视无人智能技术的开发运用,将之视为战斗力的倍增器。

  无人机方面,日本在无人机态势感知、敌情研判、自主交战等关键领域重点发力,希望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弯道超车。

  无人潜航器方面,日本正研制用于通信中继、水下反潜的新型装备。海自以“海洋环境探测”为名,已装备新型无人潜航器,下一步将突出军事用途,与声学测量船协同运用,夺取水下作战的非对称优势。

  无人艇和无人两栖突击车,日方的研发、列装速度也很快。近年举行的自卫队夺岛演习、日美“利剑-2023”联合军演中,海自无人艇屡次亮相,被用于航道封锁和秘密渗透。而在研的无人两栖突击车,号称能越过礁石实现全天候、全地形抢滩登陆,被鼓吹为“夺岛神器”。

  殷鉴不远,劝日方勿蹈覆辙

  如今的日本,又一次站在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而种种迹象表明,日本社会似乎弥漫着一股微妙诡异的气氛。

  1936年日本“二二六兵变”掀起刺杀潮,多名政要死伤,军国主义统制派上台掌权,从此走上全面侵华和对外战争的不归路。无独有偶,2022年7月,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街头演讲时遇刺身亡。2023年4月,陆自第8师团长坂本雄一因直升机事故坠海身亡。一连串事件使得日本国内政治空气骤然紧张,主张扩军备战的军国主义思潮浊流涌动,这一幕与当年何其相似。

  不仅如此,全面侵华前10年左右,日本也曾大规模开展装备自研,陆续列装了九六式轻机枪、八九式掷弹筒、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零式战斗机、伊型潜艇和多艘主力航母。正是这些新式武器,极大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狂妄野心。

  而今,日本当局无视日元贬值、物价上涨、民众生活承压的严峻现实,再次史无前例地大涨军费,投入巨资研发各种远超自卫需求的尖端装备,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殷鉴不远,奉劝日方汲取历史教训,勿蹈覆辙,同时希望其看清美国利用、操控日本的真实用心,莫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作者单位:陆军工程大学)

  在我设计生肖邮票的时候,仿佛儿时记忆中的那些生肖故事又都回到眼前。我的生肖邮票设计采用了半写意半工笔的国画技法,天津充满年味的杨柳青年画对我的绘画风格也是有影响的。

  带着外界的质疑和期待,德约科维奇最终突出重围站上决赛赛场,而他的对手是希腊好手西西帕斯。两人曾交手过12次,德约以10:2遥遥领先。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杭州1月29日电 题:《满江红》热映带火杭州岳庙游 游客自发带鲜花致敬英雄

  激活消费,各类文旅活动丰富多彩。在全省举办“回湘过年 畅游家乡”春节文旅惠民活动,召开专题新闻通气会,以矩阵化方式在广州、成都及省内各地集中宣传推广,向社会发布推出春节精品旅游线路10条、文旅活动600余场次、惠民演出近10000场,定制“早安隆回”移动视频彩铃,开展全民短视频征集活动,邀请广大游客到湖南过年。顺应市场趋势,在春节期间推出红色游、自驾游、乡村游等系列短途旅游产品。把握古镇民俗游热潮,在全省20家省级特色文旅小镇组织一系列形式多、年味浓、接地气的新春文旅活动。通过携程等OTA平台向社会投入2000万元文旅消费券,同步引导文旅企业开展免票、折扣等各类优惠活动,推动我省文旅市场“供需两旺”。依托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载体开展“新年听书打卡”“非遗新春集市”“博物馆里过大年”等主题活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欢迎。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七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下列单位或者个人,以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一)交易相对方的工作人员;(二)受交易相对方委托办理相关事务的单位或者个人;(三)利用职权或者影响力影响交易的单位或者个人。

  <strong>今日之中国,山河壮丽。</strong>回首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神舟十四号、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首架国产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一幅幅时代巨变的壮美画卷上,汇聚成宏大壮丽的中国画卷,勾勒出奋进中国的坚韧豪迈。“五个一百”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载体形式,描绘出中华大地奔腾不息的改革实践,展现社会革故鼎新的精神风貌,持续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故事,生动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记录了意气风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壮美画卷。

汪慧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