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信托新董事长获批,涉“武汉金凰诈骗案”后业绩连年下滑求破局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06 12:40:41

  界面新闻记者 | 邹文榕

  时隔4个月,东莞信托新任董事长资格获批了。

  6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消息,广东监管局核准张庆文东莞信托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今年2月,东莞信托曾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2月6日召开董事会以及股东大会等,审议同意廖玉林辞去东莞信托董事、董事长职务,同时选举张庆文为公司新任董事、董事长,张庆文任职资格获核准前,指定董事江帆代为履行公司董事长职责。

  东莞信托2023年报显示,江帆现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原董事长廖玉林年报登记年龄为59岁。

  廖玉林不仅卸任了东莞信托董事长身份,当月还卸任了东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东莞金控)的董事长职务,而东莞金控为东莞信托控股股东,接任者同为张庆文。

  据彼时东莞金控介绍,张庆文,1968年8月生,硕士研究生,原东莞金控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兼任东莞银行董事,曾任东莞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董事、总经理、党委书记、董事长,东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东莞市轨道一号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另从公开信息显示,在张庆文升任东莞金控董事长职务后,东莞金控总经理尚处空缺。

  此次股权变更完成后,天眼查显示,东莞信托也进一步升级为了由东莞市国资委100%持股的信托公司。

  不过,就注册资本而言,东莞信托在经历四轮增资后,当前16.56亿元的注册资本与省内其余四家信托公司(平安信托130亿元、华润信托110亿元、粤财信托62亿元、大业信托20亿元)相比,仍规模垫底。

  据了解,东莞信托曾在业内素有“小而美”的信托公司之称,直到2020年“武汉金凰假黄金案”的爆发,东莞信托因17亿元信托项目“踩雷”金凰实业而“元气大伤”,公司业绩也因“刚兑”一落千丈。

  企业预警通显示,2018年至2020年,东莞信托净利润(母公司口径,下同)均在亿元规模之上,但2021年和2022年净利润陡然下降至0.77亿元和0.32亿元。

  东莞控股此前转让公告也提到,“东莞信托业绩逐年下降......继续持有东莞信托股权给公司未来业绩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决定出清所持有的东莞信托全部股份。

  从年报来看,2023年,东莞信托实现营收4.99亿元,同比增长53.65%;实现净利润0.55亿元,同比提升71.57%。

  就规模来看,上述营收及净利润规模,仍远不够与2020年相提并论。

  此外,上述高增长仅为母公司口径,合并报表口径之下,2023年全年,东莞信托营收同比下滑超60%至2.33亿元。

  据东莞信托解释,公司前期(2022年)对2个结构化主体构成控制但未纳入合并范围,本期(2023年)对合并范围的前期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更正,相应对比较财务报表进行了追溯调整。

  从影响来看,前期重大会计差错造成东莞信托合并口径下“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调减金额24 25万元;但“利息净收入”、“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分别调整约4877万元、9800万元和2006万元。

  而在2022年出现重大会计差错后,2023年,东莞信托在年报披露上再出问题。

  5月3日东莞信托公告,公司于2024年4月30日官网披露的《2023年年度报告》因工作人员疏忽,2023年度报告中的信托项目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数据有误,(目前)已作出了更正。

  截至2023年末,东莞信托合并口径下的资产总计127.21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68.94亿元。

  此外,截至2023年末,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700.82亿元,较期初下滑4.65%,规模在wind有数据统计的57家信托公司中位列第49名。

  固有业务方面,截至报告期末,东莞信托不良资产累计19.49亿元,较期初增长70.81%;不良率也从期初15.04%大幅攀升至25.21%。

  复星凯特方面以上海地区的沪惠保为例,患者或可理赔50万元,自费70万元。截至目前,上海地区已有30位左右的患者通过投保方式购买阿基仑塞注射液。

  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政治监督的焦点始终围绕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的“国之大者”,坚决纠治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中的政治偏差,建立健全台账管理、动态跟踪、限期办结、督查问责、“回头看”等措施制度,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实见效。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6/347562939.png" alt="" />

  在1月3日的直播中,丘栋荣也直言,对港股市场要充满敬畏。他坦言,在港股要获得阿尔法其实是比较困难的,甚至是很有挑战的,他们会尝试在两个方面建立优势。

  多地也明确了下一步前进方向。比如,根据近日出台的《黑龙江省地方国有企业振兴专项行动方案(2022-2026年)》,黑龙江将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国企改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等突出问题。到2025年,黑龙江省国资委出资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实现倍增和双倍增。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6/810618509.jpg" alt="-1" />

卫启欢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