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甜蜜粽做中药香囊 两岸创业青年南京江宁迎端午

来源: 三九养生堂
2024-06-08 03:31:21

  中新网南京6月7日电 (张传明 周勇)卷粽叶、倒糯米、放红枣……7日,台湾青年陈国丰与两岸朋友们在南京台湾青年创业学院包粽子、制香囊迎端午。当日,由南京市江宁区台办主办,南京台湾青年创业学院承办的两岸青年共话浓情端午活动举行。

  “每年端午节,我家都会包粽子、做香囊。我母亲还会从市场买来艾叶熬煮。”从事文创行业的陈国丰来自台湾高雄,在南京台湾青年创业学院进行创业孵化。他表示,两岸传统节日习俗相同,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刚忙完手头上的工作,来自台北的谢佳玲就加入到包粽子的行列中。“我家包粽子时,喜欢将炒熟后的糯米放入卷起的粽叶内打底,再将花生碎、虾米、萝卜干、肉糜放入其中,最后再在上面铺上糯米,蒸熟后全家享用。”如今,谢佳玲在南京台湾青年创业学院从事科学足垫的研发销售工作,她希望深耕大陆,在此追梦圆梦。

  现场,两岸创业青年还做中药香囊、剪彩纸龙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在香囊制作区,大陆创业青年丁婷将薄荷、荷叶、石菖蒲等中药放入香囊,随后系紧香囊口,拴上流苏。“我准备将香囊挂在车上,既可驱蚊,还可提神醒脑。”

  不一会儿,两岸创业青年动手包的红枣粽被端上桌,散发出阵阵香气, 大家纷纷拿起粽子,解开粽叶进行品尝。“这甜蜜的红枣粽,凝聚着浓浓的端午味和两岸情。”陈国丰说。(完)

  《少林寺宗法档案》申报项目负责人杨红瑞介绍,《少林寺宗法档案》自元代起历时近700年,以“少林寺祖宗牌位图谱”为核心,以60通碑刻及116座塔之塔铭为主体,形成了“七十字辈”为代表的、完整齐备的宗法谱系,是少林寺的独特历史文献,是中国禅宗文化的重要资料库,是佛教中国化及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这些热门年货你买了吗?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武汉1月12日电 题:武汉“烟火气”持续升腾 消费市场年味浓

  <span style="font-family: KaiTi;"> 徐长青,毕业于厦门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江西省博物馆二级研究员,历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江西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文物局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专家,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百越史研究会副会长,江西省考古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田野考古研究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参与了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吴城商代遗址,并主持了南昌西汉海昏侯国遗址、靖安李洲坳东周墓等重大项目的发掘、保护与研究,相关项目多次获国家文物局“六大考古发现奖”、“十大考古新发现”奖、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以及“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个人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主持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3项,主持撰写报告、图录10余部,发表考古报告及学术论文120余篇。 </span>

  据专班统一安排,这些血氧仪将从厂家直发到全国的地级市,再由各市、县政府统筹下发至村卫生室。

  部分赛事参与者表达了对比赛的肯定。北京冬奥会坡障项目技术官员李云峰表示,本次竞赛团队不少人有北京冬奥会保障经验,加上国际雪联派来的技术代表,让选手们很好感受了冬奥会氛围,对他们未来训练很有帮助。

张哲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