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迎最佳观鸟季 湖区“生态流量”催生“观鸟经济”

来源: 华商网
2024-06-22 22:53:36

  中新社南昌11月29日电 (朱莹)冬日清晨,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管理局吴城保护管理站,近千只白鹤如“精灵”般跃然水上,时而觅食,时而歇脚。远处,二十多米高的观鸟台上,游客举起望远镜瞄准,白鹤的身姿映入眼帘。

  “鄱湖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日,落时不见湖边草。”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鄱阳湖进入最佳观鸟季。候鸟“衔”来的“生态流量”点绿成“金”。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吴城“候鸟小镇”等地已成为观鸟旅游热门打卡地,迎来客流高峰。

  地处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腹地核心区域的江西永修县吴城“候鸟小镇”,享有“候鸟王国”美誉,大量游客追随候鸟身影而来。

  如今,当地各个观鸟点、水上栈道以及酒店、湿地公园、环镇公路等项目已建设完成。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小镇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5.46万人次,当地民众走出了一条生态观鸟旅游“致富路”。

  “过去观鸟是一个小众名词,现在正逐渐变成冬季热门游玩选择。”都昌县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局长李跃告诉记者,观鸟活动的兴盛为当地生态旅游产业带来不少“流量”,修建生态保护路网、打造湿地候鸟监测平台、建设候鸟书屋、发展“飞鸟人家”农家乐等一系列工程陆续实施。

  永修县也携手40多家旅行社、研学机构共谋文旅合作,今年以来,该县累计接待研学人数超3万余人次,创收近500万元人民币。

  据江西省文旅厅副厅长韩之宇介绍,“珍禽王国”“候鸟天堂”是世界级旅游资源,鄱阳湖观鸟旅游具有国际远程吸引力,江西推出鄱阳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将建设以观鸟为主题的旅游项目,计划打造成为国际知名、中国最佳的观鸟旅游目的地。

  据了解,相比去年干旱少雨的情况,今年入秋以来鄱阳湖水体面积相对较大。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统计,截至29日8时,鄱阳湖湖区通江水体面积404平方公里,比去年大158平方公里;容积10.8亿立方米,比去年多2.93亿立方米。湖泊内水草丰美,候鸟栖息觅食的范围随之扩大。

  随着鄱阳湖沿线湿地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每年来此越冬的候鸟数量和种类在不断攀升,根据鄱阳湖保护区联合南矶湿地保护区、都昌候鸟保护区最新同步监测,目前共监测记录到58种水鸟,数量约60万只。(完)

  也是在12日上午,医生通知有床位可以进行化疗了,但赵晨阳的母亲说自己出现了头晕头痛的症状,咨询是否需要延期治疗,医生判断这可能是新冠阳性了。这时候,赵晨阳母亲才反应过来,之前的不舒服可能是新冠阳性导致。

  而王可可除了嗓子还有些干咳,其他基本已经恢复正常。12月16日下午,王可可去附近的医院做PICC护理,听到急诊大厅里四处响起的咳嗽声,她看到接诊医生的脖子上有刮痧过后的红痕,她自己也有。“因为嗓子不舒服时,掐一掐很舒服。”两人相视一笑,都是新冠痊愈的人了。

  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就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出部署:“谋划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ICU医护人员也因感染难以避免地出现减员的情况。“最多的时候只有一半人在这儿守着。”李刚说,“那还都是轻伤不下火线,带病坚持工作。”在他看来,不少医护人员都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牺牲了个人和家庭的利益,一心扑在临床上救治每一位危重症病人。

  共同社称,日美两国政府于今年5月就“半导体合作基本原则”达成共识,其中包括促进半导体制造能力多样化等内容。两国政府加强培养尖端半导体技术人才的合作,实际上也是基于“半导体合作基本原则”,而今后发挥核心作用的将是两国各自创设的研究机构。

  气象分析师王伟跃介绍,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2日,将会有一股跨年冷空气影响我国,降温中心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受其影响,我国东北、华北中北部等地气温将下降4℃至6℃,其中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局地降幅或达8℃以上。由于华北、东北地区水汽条件差,此轮冷空气过程不会为当地带来大范围雨雪天气。

沈长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