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德保隘章土布制作:织机飞梭传承民族文化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15 12:59:12

  中新网百色6月14日电(李逍 卢春耀)在广西百色市德保县足荣镇泗营村隘章屯,当地完整保留并传承着壮族传统棉纺织技艺。近日, 记者采访德保隘章土布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许美遍,了解这一技艺背后的故事。

  许美遍出生在德保县足荣镇,她的妈妈靠出售一些自己纺织的布匹维持生计。因人手不足,许美遍兄弟姐妹三人不得不跟母亲学习纺织。当时11岁的许美遍个子矮,织布时不能坐在座板上,只能站着一脚一脚踩在踏板上织布。

  “在隘章有一句话,隘章无女不纺织。那时,学纺织不是为了艺术,而是为了能够填饱肚子。”许美遍回忆起童年往事说道。正因为从小受到母亲的影响,她为了把布匹织得精、织得细,卖得好价钱,经常与左邻右舍交流经验。

  如今,色线的选择,经纬密度的调配,纯棉度的检验,许美遍都要手把手,面对面地向徒弟传授,徒弟们现在织出来的土布面料,均匀平整,甚至可以与工厂、公司出产的商品媲美。

  随着时代变迁、社会科技迅速发展,手工纺织也曾一度落寞。为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当地相关部门深挖民间艺术、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足荣镇也在隘章屯建设了村史馆,馆内展示各类非遗活动的宣传图片,以及当地最具有特色的用隘章土布制作的民族服饰、布匹、围巾、包包和鞋子等,还摆放了纺织土布用具。

  2018年,在第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隘章土布围巾受到泰国贵宾的青睐,首次走出国门。2020年,德保隘章土布制作技艺被列入广西第八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诸多平台上的亮相,如今的德保隘章土布制作技艺愈发充满生机和活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并喜欢上这项技艺。

  许美遍经常说:“现在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了,但是我也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这门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我一定要把它发扬下去,让下一代都知道老一辈是怎么生活过来的,这是我们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完)

  北京两高律师事务所律师、婚姻家事法律专家张荆在接受央视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年轻人抗拒被催婚,主要原因在于不喜欢别人干预自己的人生大事,加之一些父母居高临下的态度,让子女和父母在成家结婚的问题上很难达成共识。此外催婚还会牵扯出是否买房、有无稳定收入等其他问题。

  学员嵌入战位,课堂连接战场。这是该校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力锻造新一代砺剑先锋的缩影。

  刘女士1月22日拍摄的这段视频中,一名男子坐在塑料凳上,几个孩子围着他拜年,嘴里不停喊着“我要舅妈”。

  与此同时,成都局集团公司还将继续在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车站设立专窗,受理通过资质审核的用工企业和零散务工人员的购票需求。采取加开临客或预留整车、预售期外优先安排等方式,开行更多的直达务工返岗专列,满足节后务工人员返岗需求。

  其中指出,人脸识别技术产业是高新产业,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但相关行业内的企业良莠不齐,建议监管机构对要进入人脸识别行业的企业进行资金、技术方面的核查,减少低质量企业的进入,更好地保护公众的信息安全。同时,建立相关行业协会,设立人脸识别技术行业标准,通过行业内部监督,减少对人脸信息的侵权行为。

  村里的年轻人正憧憬着崭新的未来,留在村里,也有很好的工作;去往都市兰州,路程也不过个把小时。城市与乡村,界限已经模糊。他们的人生就像这条劈山而来的公路,通畅便捷、没有阻碍。

黄莉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