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设施农业要食物(现场评论)

来源: 广州日报
2024-05-30 14:35:28

  向设施农业要食物(现场评论)

  ——树立并践行大食物观④

  种田不下地,施肥不费力。温室内的传感器,能“感知”空气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变化;水肥一体化设施管道曲折连绵,可根据作物生长阶段精准作业……在福建福州长乐区古槐镇龙田村,雪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内的场景令人眼前一亮。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有了先进农业设施,瓜果粮蔬“吃得香”“长得旺”。

  有效突破资源环境制约,就要延展农业生产的时间与空间。走进福清市绿丰农业蔬菜基地,只见温室大棚有序分布,丘陵资源被充分利用。基地负责人介绍,发展设施农业,能种原来不能种的作物,还能错峰或反季节种植,最大限度利用了气候资源。近年来,福建累计建设设施农业240多万亩,扶持建设标准钢架温室大棚近40万亩。安排专项资金,鼓励各地探索在荒地和盐碱地等非耕地上建设设施大棚,发展无土栽培,可以有效突破资源环境制约。向设施农业要食物,把良田搬进工厂、大棚,进一步提高单位产出效率,有助于让“米袋子”“菜篮子”更充实。

  发展设施农业,提高产品品质,必须依靠科技。如今,福建设施农业装备正加速向智能化、自动化升级。观察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内的果蔬作物,其生长用的光来自智能LED植物生长灯,其“土壤”是自主研发的营养液。得益于科研院所与企业的联合攻关,植物栽培、装备、环境控制和智能管理等多学科交叉技术研发取得进展,解决了蔬菜自动化采收难 等问题,实现了植物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和无人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装备技术与现代经营管理方式,为动植物生长提供相对可控制的环境条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自然依赖进行高效生产,进一步提升质量效益。

  设施农业有利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当前,我国设施农业在设施装备、技术研发、资金投入、规模化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同时面临着绿色转型任务。进一步做大做强设施农业,仍需在保护生态和节约资源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向非耕地要面积、向立体要空间,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生产绿色循环,不断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在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一块“我们种植未来”的巨幅展板,映照着发展设施农业的信心。设施农业有潜力,科技创新增动力。建设科技装备强、竞争能力强的设施农业,必将促进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安全高效,助力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作者为本报福建分社记者)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30日 05 版)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2/320215639.png" alt="四海同贺中国年丨多国举办庆祝活动喜迎兔年春节" />

  在簇拥着龙狮表演的现场人群中,来自广东的何先生一边拍照一边兴奋地说,因为疫情自己已经好几年没有出游,此次无核酸“通关”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就选在澳门度过,这里的传统年味儿很浓,新年就应该这样红红火火、热闹喜庆。

  一曲《远征》鼓起奋进充满光荣和梦想新征程的磅礴之力。56个民族的歌手以一曲《家园》赞美幅员辽阔、和谐丰饶的美丽中国。

  “跟一趟车23个小时,至少也得巡视9次,可疑人员、微小警情、重点区段都是必查的。”胡晓阳说。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3/87/2606946230580925315.jpg" alt="" />

  监测显示,昨日8时至今日6时,内蒙古中部、北京、辽宁北部、吉林东部及新疆沿天山一带、甘肃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小雪,局地中雪。

蔡淑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