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提“质”致远 中国经济再获国际机构“信任票”

来源: 红山网
2024-06-03 14:24:36

  央广财评|向“新”而行、提“质”致远 中国经济再获国际机构“信任票”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0%。不久前,多家国际机构也在发布的报告中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全年增速的预期,其中摩根士丹利从4.2%上调至4.8%,高盛从4.8%上调至5.0%,德意志银行从4.7%上调至5.2%。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从何而来?IMF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表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一季度GDP的强劲增长,以及近期推出的有关政策举措。

  从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数据的变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国际机构上调预期值背后的逻辑。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高质量发展任务,中国各地开年以来努力“拼经济”,为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济回升态势进一步巩固,多领域新动能加速成长。

  看投资——前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43401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9.7%、14.5%。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49.6%、10.2%;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7.6%、19.9%。

  看外贸——前4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3.81万亿元,同比增长5.7%。出口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前4月船舶、电动汽车、工程机械、体育用品出口增速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08.4%、28.3%、16.2%、13%。进口延续向好势头,前4月制造业中间品进口2.89万亿元,增长10%,占进口总值的比重达48.2%。

  看生产——前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比1-3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41个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16.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5.6%。

  在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中国依然是重要的增长引擎。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中国在2024年到2025年将贡献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的46%。美国彭博社预测,2024年到2029年中国在全球新增经济活动中的占比将达到21%左右。

  高质量发展要素不断积聚,持续吸引国际机构和跨国企业与中国“双向奔赴” 。开年以来,跨国企业高管密集访华参加论坛会议、洽谈业务合作、考察投资环境、对接有关部门。一个个知名企业家来华的“热搜”背后,是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对中国发展前景的看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6805家,同比增长19.

  县域地势平坦开阔,又有运河流经,良田众多,自古便以粮食闻名于中原。丰收的沃土,孕育了浚县天下粮仓的盛名;宽阔的运河,丰富了中原百姓的味蕾。

  预告中,张译所饰演的宰相府总管何立关键字为一个“诡”字。张译对于这个角色的把握极其细腻,虽然看似是文官身份,但他似笑非笑的表情以及仿佛洞悉一切的微妙眼神,都令人感到不寒而栗……任凭谁都难以捉摸他诡谲多变的心思,最后一句“谁活?我定”搭配一个讳莫如深的眼神,更是将紧迫氛围推到极致。

  美军频繁空袭导致叙利亚大量无辜平民死亡。仅2016年至2019年间,叙利亚有33584名平民在战争和冲突中丧生,其中3833人直接死于以美国为首的联军的轰炸。美国《纽约时报》在报道中表示,美军对叙利亚等国的空袭造成严重后果。例如,2017年,美军对叙利亚城市拉卡发动所谓“最精准的空袭”,但美国智库兰德公司认为,该军事行动共造成38起平民伤亡事件,178名平民丧生。叙政治分析人士乌萨马·达努拉谴责说:“空袭造成的平民流离失所和伤亡是美国在叙利亚侵犯人权的罪证,但美国仅仅将这称为‘附带损失’。”

  2011年,为庆祝建党90周年,我第一次在黄梅清唱剧《红梅赞》中扮演江姐;然后,又在追忆皖南新四军峥嵘岁月的黄梅戏《青春作伴》里,扮演新四军女战士童华;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排演了新编现代黄梅戏《共产党宣言》,我在里面饰演女共产党员林雨霏。10年,3部红色题材黄梅戏,于我而言无论是从艺还是做人,都是精神上的洗礼。

  “海南越冬水鸟调查”始于2003年12月,至今已走过了20个年头。今年由30多名鸟类研究工作者和观鸟爱好者组成的调查队分成14个调查小组,对全岛沿海76个主要的水鸟栖息地开展同步调查。2023年海南越冬水鸟详细的调查结果将在今年2月2日世界湿地日发布。

  “求职时目标过高,太理想化。”当地一些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接受采访时表达了同感,近年在招聘中遇到的一些大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导致不知如何选择就业方向,建议高校学生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锻炼一些实用技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他们在调研中还发现,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一些毕业生“求稳”心态更加突出,继续升学以及到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体制内单位就业的愿望较强烈,对待遇较为优厚的民营科技企业缺乏兴趣。

戴淑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