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C泽汇资本:美国原油主导全球石油市场

来源: 金台资讯
2024-06-14 17:29:34

  供应下降一直是布伦特原油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将WTI米德兰原油纳入基准油价的整个想法就是增加流动性,防止布伦 特原油基准油价出现挤压。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过去15年的美国页岩革命,这场革命使美国成为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同时也使美国成为石油净出口国。去年5月,标普全球的普氏能源资讯将产自德克萨斯州页岩油田的美国WTI米德兰原油添加到全球即期布伦特原油基准油价中,该基准油价约占全球原油产量的80%。WTI米德兰原油的质量与即期布伦特原油使用的北海原油相似。

  GTC泽汇资本表示将WTI米德兰原油纳入即期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还有另一个有用的目的:它可以防止北海生产商将自己的货物放入所谓的“链条”中。链条通常是最便宜的等级,允许拥有远期合约的公司将实际的石油桶卖给另一家公司,从而提供纸面市场和实物市场之间的联系。自2023年5月以来,WTI米德兰原油一直占据着链条的主导地位,由于美国等级的原油价格较低,尽管质量优越,但扭转了对Forties原油的局面。

  市场已经真正接受了米德兰原油作为即期布伦特原油合约的可交付成果。随着更多公司的参与,现货市场的流动性翻了一番。GTC泽汇资本认为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美国原油将在未来数年继续主导全球市场。

  GTC泽汇资本表示将美国原油纳入即期布伦特原油也为美国生产商带来了明显的好处,因为他们可以将WTI米德兰原油在未来数月内卖给布伦特市场,锁定未来收入并消除重大定价风险。这推动了美国原油期货市场的活动。5月份,WTI休斯顿和WTI米德兰原油期货差价合约日均交易量飙升至19,188手,几乎是WTI米德兰加入基准之前的三倍。

  话虽如此,短期内美国页岩油前景似乎并不明朗。GTC泽汇资本表示,水平钻井数量在2023年初开始急剧下降,目前比疫情后的峰值低20%,此前六个月一直持平。分析师指出,虽然之前钻井的完工和技术变革提供了补偿,但活动的大幅下降往往会导致增长滞后下降。分析师预测,到今年年底,美国原油产量将比疫情前的峰值低30万桶/天。美国能源信息署同意这一观点,并预测产量将在2024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继续下降,然后在2025年反弹。

  GTC泽汇资本表示幸运的是,大多数专家都预测全球石油需求将未来几年将继续增长。OPEC秘书处预测2024年需求增长224.7万桶/日,渣打银行预测为171.9万桶/日,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为143万桶/日,而总部位于巴黎的国际能源署(IEA)目前对2024年需求增长的预测最低,为133万桶/日。对于2025年,OPEC秘书处预测为184.7万桶/日,渣打银行预测为142.4万桶/日,而美国能源信息署对2025年需求增长的预测为137.9万桶/日。

责任编辑:陈平

  “相比于其他储能方式,抽水蓄能具有设备寿命长、储能规模大、转换效率高、技术成熟、清洁环保等特点,更适宜大规模开发。”何一纯说。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约4579万千瓦。国家能源局2021年9月发布的《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投产总规模1.2亿千瓦左右。

  当然,对于中国男篮和乔尔杰维奇来说,其实也处在一个机遇的十字路口。和扬纳基斯治下的那支老迈且进取心不足的球队相比,中国男篮实际上处于一个上升的阶段,周琦、王哲林、郭艾伦、赵继伟、赵睿的核心阵容,仍处于当打之年,张镇麟、胡明轩、胡金秋等人也积累了更多的比赛经验,再加上更年轻的曾凡博等新锐的涌现,中国男篮在世界杯上完成直通巴黎奥运会,并不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屾)

  申万宏源研报指出,木浆供应紧张推动2022年内浆价保持高位,浆价自2021年11月底部开始持续上涨,2022年7月针叶浆/阔叶浆外盘报价1010/860美元/吨,达到历史高位,较2021年11月底部涨幅42%/50%,给造纸行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严重挤压了行业盈利空间。

  如今在山东,这样的现代化农业工厂还有很多。卫星视角望去,每一片闪耀光芒的区域都是蔬菜重点产区的大棚,传感器、无土栽培、人工智能、物联网几乎在每个大棚中都发挥着作用。

  行业板块方面,私募机构普遍看好新能源、大消费、半导体、信创、消费电子等领域。

  当前,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全面落实落地,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全国整体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各地疫情保持稳步下降态势,防控工作转段平稳有序,医疗救治成效明显,在院重症患者数量稳步下降。数据显示,全国发热门诊诊疗量、全国急诊诊疗人次、全国住院感染者人数已分别于去年12月23日、今年1月2日和1月5日实现达峰,之后持续下降;全国普通门诊中新冠患者比例逐步降低,1月17日非新冠患者在普通门诊的就诊率达到99.5%,同时住院患者中非新冠患者的住院比例大幅度提升,1月17日已经达到了85%;医疗力量不断向基层下沉,持续推动解决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短缺问题,全国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热诊室实现应设尽设,发热患者接诊量占全国发热门诊(诊室)总诊疗量的2/3左右,有效发挥了基层首诊和分流患者作用……正是得益于精心的医疗准备、充足的产能储备、强大的统筹协调,中国平稳度过了防疫政策转段、换挡后的适应期,构筑起保健康、防重症的坚实防线。

林淑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