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艾草门挂受年轻人欢迎 成端午“新晋网红”

来源: 新华社
2024-06-12 01:19:51

  中新网杭州6月9日电(奚金燕 王云晴)“这种新式的门挂很好看,寓意也好,放在家里既能装饰又能驱邪纳福。”这个端午假期,在杭州吴山花鸟城,购买了三束艾草门挂的张女士正准备回家与家人过节。她表示,新中式艾草门挂虽然价格比艾草束贵,但胜在款式新颖。

  时至端午,门口挂艾草的传统习俗依旧盛行,但今年端午节却呈现出新气象。传统艾草不再单调,在经过包装后,摇身一变成为新晋网红“艾草门挂”,不仅身价倍增几十倍,更成为年轻人过节的潮流单品。

  吴山花鸟城是杭州“老网红”地标。今年端午期间,市场里近10家专售花草的店铺做起了新中式艾草门挂。简单的艾草束搭配菖蒲、刺秦、黄金果等叶材以及香囊、挂牌等配饰,既美观又有“仪式感”。这样的一束艾草门挂在花鸟城的市场价在35元至50元之间。

  “艾草是很便宜的,从菜市场买的话一束可能也就5元,叶材成本稍微贵一些,再加上香囊那些,一束艾草门挂的成本在30元左右。”吴山花鸟城一花艺店铺老板透露。

  吴山花鸟城相关管理人员表示,作为中老年群体偏爱的花鸟市场,花鸟城在定价时更加注重该群体追求的性价比和实用性,同时也希望通过亲民的价格让中老年人有感受年轻群体流行事物的机会,“艾草门挂虽然是一个新兴商品,但它还是承载着端午的传统寓意,能够让人感受到节日氛围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电商平台上,艾草门挂热度颇高。余杭区一平台商家表示,今年新型艾草门挂格外流行,购买者大多是年轻人。线上平台每日的订单量在120份上下,基本提前几天就预定完了。每款艾草门挂的价格差在于配饰不同,但基本在150元左右。

  线上百元艾草门挂虽普遍受年轻群体青睐,但也有不少年轻人认为价格过高,更倾向DIY。“没必要买成品。”家住吴山花鸟城附近的吴女士此次来只购买了艾草,她表示这种新型门挂DIY起来并不困难,而且也能体现个人独特的审美,“网上下单了国风配饰,挂在一起便很有节日氛围了。”

  这个端午节,新型艾草门挂不单是年轻人独特审美的产物,同样受到中老年群体的喜爱。在吴山花鸟城门口,家在安徽合肥的吴先生一手拉着行李箱,一手提着刚买好的艾草门挂,匆匆往地铁口走去。

  “之前过节就是去家门口菜市场买几枝挂门口,今天路过看到包装得很漂亮,想着买回去给家人一个惊喜。”他表示,自己不怎么刷社交软件,并不知道这类门挂正流行,但无意间 “赶上潮流”也是让他很开心。

  另一位老年消费者王阿姨则表示,她购买艾草门挂是为了让孙子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这种新的艾草门挂更好看,能让小孩对传统文化更感兴趣。”

  近年来新中式艾草门挂的出现和热销,是创新与传统的结合,也反映了年轻人对节日仪式感的重视。

  当下年轻人消费习惯中,“注重节日仪式感”已成为一大倾向,除了端午的粽子花、艾草门挂,还有“七夕搭子”、电子年货、新春美甲等花样层出不穷。这表明年轻群体不再仅满足于物质层面的消费,而是更加注重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情绪价值。这种消费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新趋势,也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完)

  意见稿明确共有产权住房实行封闭流转制度。购房人自签订买卖合同之日起未满5年的,不得转让所持产权份额,由住房保障实施机构代表政府按照购买价格收购;自签订买卖合同之日起满5年的,可以向住房保障实施机构申请将所持产权份额转让给符合条件的对象,转让价格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通过市场参考价格规范转让行为。

  赵光君表示,近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和疫情冲击,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实际困难。同时,随着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全面修订和浙江“两个先行”目标任务的确定,现行条例已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据悉,这也是此次条例出台的初衷。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叶邦策教授及该院副教授周英团队在《细胞—宿主与微生物》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该团队开发了一株智能工程菌——i-ROBOT,可实现在体无创实时监测和记录炎症性肠病的发生与发展,并以自调控的给药模式缓解病症。

  针对“两马”航线旅客多讲福州话、闽南话的特点,福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三队2001年成立“乡音伴行”服务小分队。该小分队现有12名队员,分闽南话小组和福州话小组提供服务,让旅客出行更加温馨和亲切。

  一系列佳绩中,骆宗诗表现突出。从东京奥运周期到巴黎奥运周期,她从昔日的陪练逐渐成长为跆拳道队的“领头雁”。24岁的她在过去一个赛季所参加的10站比赛中全部夺冠。在2023年最新一期的奥运积分排名中,骆宗诗在女子57公斤以下级高居榜首。

  据悉,“重性精神疾病临床诊疗中心”为地上十八层、地下二层建筑,总建筑面积73904平方米,包括一幢重性精神疾病临床诊疗中心和一幢能源中心,集门诊、住院、康复、教育培训、临床研究等功能为一体。据悉,该中心建成后,不仅将极大改善医疗环境和患者体验,还将有力促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服务创新、医院管理全面提升,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刘琼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