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初步形成锂电池产业联盟

来源: 上观新闻
2024-06-15 17:18:47

  中新网西宁6月14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14日从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获悉,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抓产业建圈强链,全面开展锂电池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抓招商,初步形成了锂电池产业联盟,产业集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青海是中国锂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省会西宁市依托青海地域辽阔、太阳辐射强等得天独厚的优势,2023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1%,单晶硅、多晶硅、碳纤维产量分别增长1.3倍、1.9倍、1.2倍;同时成功引进光伏垂直一体化、高纯多晶硅等74个项目,集群效应持续凸显。

  据介绍,今年以来,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借助青海丰富的资源优势,以打造千亿级的智慧储能产业链为契机,大力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积极构建了多能互补的储能产业体系。

  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抓产业建圈强链,全面开展锂电池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抓招商,初步形成了锂电池产业联盟,产业集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开发区现有动力及储能电池32.5吉瓦时、正极材料16万吨、隔膜1.5亿平方米、铜箔2万吨、壳体3500万套等产能规模。开展产、供、销、建一体化储能项目,打造光伏+储能系统融合新模式,鼓励时代新能源、弗迪电池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启动储能电池生产线,今年新引进落地浙江海得20GWh储能电池机柜、中国电建10GWh短时高频储能机柜组装生产线等项目,逐步形成了正极材料、隔膜、电芯、电池、铜箔、机柜等相对完整的锂电储能产业链。

  同时,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大新型储能项目谋划力度,积极招引资源富裕、安全可靠性高、生命周期长的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化学储能,储备了钠离子电池生产线、全钒液流电池生产线、200兆瓦时框架 式重力储能等项目10项,积极探索适合青海省实际的储能技术路线,解决电力供需平衡和削峰填谷问题,构建多元化的储能产业体系。

  此外,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整合园区资源,稳步推进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推动产业发展转型,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重点发展锂电池关键材料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引进布局储能系统集成及储能变流器(PCS)、能量管理系统(EMS)、温控系统等关键环节配套项目,打造西北储能系统集成基地,推进“光伏+储能”一体化发展,厚植新能源产业沃土,助力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支撑能源领域双碳目标。(完)

  今年1月1日,农业农村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关总署和国家林草局组织制定的《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开始施行。

  汪洋表示,人民政协事业是一程接一程向前推进的,需要一届又一届政协委员接力奋斗。政协委员是荣誉,更是责任。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弘扬人民政协优良传统,深化对政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推动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即将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精心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大会圆满成功。

  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120万亿元,达到121万亿元。按年均汇率计算,120万亿元人民币折合约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strong>坚持系统观念之“理”。</strong>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一个系统,小到个体生命,大到浩瀚宇宙,都是如此。因此,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出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在这个过程中,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2022年3月28日及5月13日,先诺欣&#174;获国家药监局签发的2项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用于轻中度COVID-19感染者治疗等。

  英国莱斯特大学中国留学生Vicky(维基)告诉记者:“近年来我们学校中国留学生人数确有增加,学校还专门增设中国留学生青睐的会计、金融、管理等商科专业,大多是中国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

林怡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