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再生”,西安一年节出四座大型水库

来源: 美食天下
2024-06-22 22:13:33

  炎炎夏日,漫步在西安湖畔,清风徐来,碧波荡漾,水天一色。6月20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团来到西安湖,在现场看到这个西安市最大的再生水景观湖泊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记者了解到,目前西安市年再生水利用量已达4亿立方米,这意味着西安这座典型的缺水型城市利用中水“再生”,一年节约的水量相当于四座大型水库。2023 年,西安顺利通过国家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中期评估,成绩位列全国优秀单位第一名。

  西安湖位于西安市渭河中游段,西临渭河城市运动公园,东接机场高速桥,北望五陵塬,南依渭河景观带。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0.8公里,平均水深2米,最深可达6米,总面积3000亩,生态水面面积1500亩。

  西安市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属黄河流域特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 总面积 10108 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约 1300 万人。 多年来西安平均水资源量 24.10 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不足 200 立方米, 仅为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的 1/5 和 1/10 ,是一个典型的缺水型城 市。

  近年来,西安市全面谋划节水新思路,以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紧盯河湖补水、 绿化浇灌、 城市杂用、 工业生产、 农田灌溉等五大领域,通过制度约束、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着力扩大再生水利用领域和规模,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记者来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第四再生水厂综合利用示范点,其是西安市六座再生水综合利用示范点之一,于2022年6月投入运营。该示范点设置有便于城市杂用的“水鹤”取水机和自助洗车机,“水鹤取水点瞬时流量可以达到每小时 100 立方,十吨重的大型洒水车取满一车水仅需要5-6分钟,大大提高了市政杂用水的补给效率。”讲解员宋嘉豪介绍道。

  据了解,西安市第四再生水厂再生水处理能力为50万吨/日,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处理工艺采用国内先进的“A2O二级生物处理+高效沉淀池+V型滤池”工艺,出水水质达到地表准IV类标准。建成以来累计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超20亿立方米,作为生态补水注入长安八水中的渭河、灞河等河湖水系。

  截至目前,6座再生水利用综合示范点累计利用再生水10余万立方米,有效发挥了城市“第二水源”的重要潜能,为实现西安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

  “我们投入了很多人力和物力,将我们的46座污水站全部提标改造,全部达到黄河A标的标准,所以我们进入每一条河流的水都是放心的。”西安市水务局副局长魏鹏说。

  青山绿水间,一幅幅美丽西安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西安湖正 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古城水韵的新名片。

  (通讯员:赵嘉欣)

  建立完善村规民约也是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的有效举措。很多地方将环境卫生要求纳入村规民约,村民还开展各种评议活动褒扬乡村新风,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重庆綦江高滩村,村两委召开村民大会通过了“八个严禁”,其中第六条就是“严禁乱扔垃圾、不爱护公共设施和门前环境卫生”,并公布了处罚措施。很快,村民门前屋后的卫生环境问题就得到了有效解决。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干净,村民居住舒心,游人也越来越多。

  天津自然博物馆也在元宵节延时闭馆。2月5日,“传承非遗 共庆元宵”公益活动在馆内开展,天津自然博物馆联合多家非遗传承单位,在寓教于乐中让孩子们把节日喜悦与科普知识带回家。安徽博物院推出“博物馆之夜·丝路奇遇记”体验活动,以“异域同方——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为依托,上演穿越千年的丝路奇幻故事。

  在永兴社区,10年前记者初次登岛时渔民住的用木板和油毛毡搭建的窝棚早已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齐的两层小洋楼,房前屋后红花绿草。居民郭义明和蔡少叶正在贴春联,他们说,国家出资为渔民建设了全新的渔民村,现在岛上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有了电厂和海水淡化厂后,可以每天24小时供电,再也不用接雨水洗澡、用咸井水煮饭了。

  3日上午9时,由第42批护航编队综合补给舰可可西里湖舰模拟中国籍“可可西里”号商船,第42批护航编队淮南舰、日照舰,第43批护航编队南宁舰、三亚舰和微山湖舰采取伴随护航的方式,分别位“可可西里”号周边实施警戒。

  春节前夕,山东推出了支持商贸流通行业促进居民消费的10条措施和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的10条措施,这些措施不仅有真金白银的消费券用以提振消费信心,更有全省132家国有A级景区免首道门票的福利,极大地推动了消费复苏。

  <strong>活起来: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strong>

彭万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