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出让当地公司股权?中国手机厂商印度“本土化”求解

来源: 腾讯新闻
2024-06-17 04:53:14

  对于中国手机制造商而言,印度市场“本土化”正在走向另一个方向。

  有消息称,vivo印度公司近日正与印度塔塔集团(Tata)洽谈收购多数股份、成立合资公司等事宜,以符合印度政府要求高管由印度籍人士出任、营销网络本土化的目的。

  截至发稿前,vivo方面并未对上述消息作出回应。但有手机产业链人士对记者表示,从去年开始,印度政府已释放相关信号,包括对中国手机厂商提出通过合资的方式增加印度制零组件在手机制造过程中的使用比例、逐渐用印度分销商取代中国分销商,以提高智能手机的“含印量”。

  “我们在当地也看到了这样的趋势,中国手机厂商在印度工厂的技术人员正在增加,本地化培养的人数也比以前多了。”上述产业链人士表示,但从当前运营环境来看,中国手机厂商在印度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仍然在增大。

  “本土化”新难题

  除了面临日益严格的审查外,中国手机厂商正在遭遇来自于印度市场的新难题。

  据印度媒体Moneycontrol报道,印度政府要求塔塔集团至少持有vivo印度公司51%股份,同时要求收购后的合资公司由当地厂商主导。目前两家企业洽谈已进入后期阶段,塔塔集团对收购案非常有兴趣,vivo印度公司则希望塔塔能提高收购价格,但双方尚未达成最后协议。

  vivo的几位高管并不希望回应此问题,但在股权出让消息前,相关信号已经逐步显现。去年以来,印度政府已多次向中国智能手机品牌提出新要求,希望包括在中国企业印度公司的管理层中增加更多的印度籍员工以及在手机销售环节,让更多的印度经销商参与。此外,印度政府还鼓励中国企业与印度本土电子制造商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在印度生产智能手机。

  塔塔集团在印度制造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此前,塔塔集团已通过子公司Tata Electronics进入印度电子制造赛道。Tata Electronics去年11月以1.25亿美元收购了台湾纬创在印度的本地业务,成为首家生产iPhone的印度公司。

  除了塔塔集团外,vivo与印度科技公司Micromax的合作也引发了当地市场关注。有消息称,vivo已将位于大诺伊达的生产设施移交给Bhagwati Products,后者是印度本土科技公司Micromax的子公司。而Micromax正准备在该工厂开始生产智能手机。

  一位接近vivo的供应链人士对记者确认了上述消息。他表示,“目前vivo在印度的产能很大一部分已经搬迁至大诺伊达的新工厂,而老工厂的生产设施已经移交BPL(Bhagwati ProductsLimited)。”

  但他也同时强调,BPL只是租用了原来vivo的老厂,不仅仅生产vivo的手机,还有其他手机产品。

  但可以看到,与印度电子产业链加强合作已经成为vivo保住当地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据了解,vivo 2014年正式进入印度市场,目前已是印度销量占比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 5月公布的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8%,出货金额同比增长18%。其中,vivo占比约19%,拿下销量第一,但以销售额来看,三星仍以25%的占比位居该市场首位。

  “vivo在2015年就开始了本地化生产,2018年vivo开始为当地购置土地设厂,同年SMT贴片也开始在印度本地生产。”vivo的一名高管此前曾对记者表示,中国品牌全球化的过程中,印度是避不开的一环。

  “含印量”提升背后

  近年来,在莫迪政府的推动下,消费电子产业在印度制造业中的占比呈现出上升态势。莫迪政府以印度广阔的消费市场为吸引点,出台扶持方案同时提高整机进口关税,力图打造消费电子制造上下游产业,培育本土完整产业链。

  比如2014年的“印度制造”倡议(Make in India Initiative),旨在将制造业占GDP比重由15%提升到25%,把印度打造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2015年,印度政府针对性推出“分阶段制造计划(PMP)”,通过对各阶段产品区别加征关税,吸引外资逐渐将产业链逐步转移至印度本土。

  而在2020年,印度又推出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LI),支持国内企业自力更生发展,2021年底提出100亿美元的激励计划,吸引半导体和显示器制造商投资印度发展相关产业。

  目前,印度电子产品出口额为1250亿至1300亿美元。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相关人士近期表态,希望印度电子制造业产值在未来五年内达到2500亿美元。

  “我们的重点始终是实现大规模电子制造。这些重点始终如一,而且这些目标只会加速实现。”电子和信息技术部长Ashwini Vaishnaw说道。

  作为印度电子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在罚款以及追缴税款等压力下,中国手机厂商以及中国电子产业链也在被迫作出“本土化”选择。

  但总体来看,过去几年中资品牌在印度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下滑。记者根据Canalys数据梳理发现,2023年,在印度手机智能市场前五名中,除了三星,vivo、OPPO、小米、realme四个中资品牌合共的份额为58%,而2021年三季度、2022年三季度这四个中资品牌合共的份额分别为70%、67%。

  其中,印度曾经是小米海外市场中的战略市场。但在2023年,小米集团三大主营业务中,智能手机分部收入减少5.8%至1575亿元,降幅接近百亿,主要原因就是手机ASP的下降。

  在今年3月的财报会议中,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对于手机ASP(平均售价)的下降解释称:海外市场ASP数据下降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对印度市场的调整,小米高端手机在印度市场2023年基本未做上市。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行业总监高士旺认为,印度营商环境尤其手机企业近一年多以来在印度的经营遭遇,对闻泰在印推进制造产业园项目产生了明显影响,从募集资金建设周期和预期效果方面可能都有较大不确定性,闻泰审慎决策终止使用募集资金建设该项目也是对投资者负责任的态度。

  “不过,印度对电子信息行业而言仍是一个增量市场,企业对印度市场仍会保持高度关注,无论哪种方式,企业在印投资都要做好尽调,防范税务、劳工、政策等潜在风险。”高士旺说。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 14

  因为表现好,李廷钱从一线装配工不断升职,2006年他成为班长,又升职车间主任。2014年,他做了厂长。现在,他是王力安防制造基地的生产总监。王力安防有不少像李廷钱一样从普工升职为管理层的员工。三年前,王力集团统计在职20年以上的员工,就有四五十个。2021年,王力安防赴港上市,李廷钱也分得了股权,“公司很多老员工都有股权激励,对公司管理和技术上有贡献的还能额外增加股权。”

  关西大学理论经济学名誉教授宫本胜浩估算,香香一年可创造约267亿日元的经济效益,而双胞胎“晓晓”“蕾蕾”则可达到308亿日元。日本民间研究机构Nissei基础研究所研究员佐间诚对澎湃新闻指出,大熊猫创造的经济效益包括“直接效益”、“第一次波及效益”和“第二次波及效益”,涉及旅游、餐饮、交通、周边商品及其原材料产业,还将影响相关企业从业人员的收入。

  据媒体报道,有知情人士称,中国动物园协会工作人员透露:“按照此前的计划,相关专家已出发去往美国,如果手续办理顺利,丫丫将提前回国。”

  (二)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大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上承担特殊重要责任。倡导大国带头讲平等、讲诚信、讲合作、讲法治,带头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坚守不冲突不对抗的底线,求同存异、管控分歧。

  新京报讯 据交通运输部网站消息,2月19日10时,搭载59名旅客的“吉顺9号”从马祖白沙启航,出发前往连江黄岐客运码头,并于当日12时30分从连江返回马祖,中断三年的黄岐至马祖“小三通”客运航线恢复通航。至此,4条“小三通”客运航线全部复航,为金门、马祖乡亲往返两岸提供了便利。自1月7日“小三通”客运航线相继复航以来,已运行62个往返航班、安全运送旅客6715人次。

  双方同意继续加强在多边框架内合作,为完善全球治理作出更多努力。双方认为应坚决维护亚太和平稳定,反对引入冷战思维、集团对抗和意识形态对立。

洪怡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