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党支部: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5-31 18:19:59

  原标题:【货币政策司党支部】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货币政策司党支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持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稳健的货币政策立足服务实体经济

  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必须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

  一是坚持人民至上,不让老百姓手中的票子变“毛”了。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结合经济金融形势,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管好货币总闸门,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平稳增长,我国经济保持合理增速,物价运行总体平稳,守护好了老百姓的“钱袋子”。

  二是坚持自信自立,着力支持国内经济平稳发展。面对近年来主要发达经济体大幅加息的外溢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优先支持国内经济发展,多次降准、降息,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201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共下调准备金率25次,累计降幅超过10个百分点,为银行体系提供稳定的中长期低成本资金。公开市场操作7天期逆回购利率逐步下调至当前的1.8%。2019年8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以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累计下行86个和90个基点。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再贷款工具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商业银行先自主选择、自担风险,向企业发放贷款,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商业银行的申请和实际贷款情况向其发放再贷款,并非中央银行直接或间接向企业发放贷款。同时,创新设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目前,存续期内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基本覆盖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促进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是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推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等,同时运用好传统的支农支小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民营、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降低融资成本。

  五是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好综合平衡。当前我国存量货币已经不少,M2余额超过300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总体扩大,中国人民银行更好把握存量和增量的关系,在优化增量的同时,着力盘活存量,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向存量资源要效率,激励支持资金流向有需求和高效率的领域。推动建立多元化融资体系,加快发展直接融资,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多渠道稳固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六是坚持稳慎扎实,增强人民币国际货币功能。稳步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有效管理和引导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提高人民币稳定性、安全性及市场化、全球化水平,提升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认可度,推动人民币向“强大的货 币”稳步迈进。

  二、金融与实体经济实现良性循环

  一是金融总量合理增长,支持经济和物价水平运行在合理区间。2018-2023年,社会融资规模、M2年均增速分别为10.6%、9.6%,与同期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并适当提高,支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在合理区间。过去十年,我国GDP年均增速约6%,经济总量翻了一番,CPI年均涨幅在2%左右,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物价稳定的优化组合。

  二是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促进消费和投资较快增长。2019年LPR改革以来至2024年3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累计下降160个基点至3.7%;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累计下降180个基点至3.7%,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持续下降。过去十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分别达7.5%、6.2%,消费“主引擎”动力增强,投资结构更趋合理,有效发挥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三是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动能增强。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金融机构信贷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新动能不断涌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更加适配,2013-2023年,我国民间投资年均增长7.5%,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稳定过半,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速超过15%。

  四是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强势,外贸外资稳健增长。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24年4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欧元、英镑、日元汇率分别累计升值16.5%、31.0%、60.8%和59.6%,对一篮子货币总体保持强势。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稳住了我国外贸增长,2013-2023年,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4.4%。稳定的汇率也使得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相对稳定的资产收益表现,对境外投资者吸引力上升。截至2024年3月末,已有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的1129家境外机构进入我国债券市场,外资持仓量超5700亿美元。

  三、下阶段要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支持质效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健全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健全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和货币供应调控机制,完善货币政策框架,丰富政策工具箱,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均衡投放,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二是优化资金供给结构。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好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整合优化现有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养老金融、数字经济“五篇大文章”的支持力度。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支持直接融资加快发展。

  三是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发挥央行政策利率引导作用,持续释放LPR改革效能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加强利率自律管理,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稳步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综合施策,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四是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坚持系统思维,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就业、监管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发挥政策合力,保持政策取向一致性,畅通政策传导,促进经济良性循环,推动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

责任编辑:李琳琳

梦想实现!小哥终于在现场看到了梅西

先上训练备战瞬间

首个梅开二度“00后”萨卡

25. 每个国家的终极目标,都是冲进世界杯吗?

#塞内加尔中场大将缺席剩余小组赛#据外媒报道,塞内加尔中场库亚特因为右大腿有撕裂伤,将会缺席剩余的小组赛。此前在与荷兰的首场小组赛中,比赛第69分钟荷兰中场德容袭击了库亚特的关键部位,表情十分痛苦并倒在了地上,随后被担架抬出场外。塞内加尔在首战0-2不敌荷兰,接下来他们的对手分别为卡塔尔和厄瓜多尔。#世界杯[超话]# #近击卡塔尔#

冲上热搜引来围观

黄惠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