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千姿)闽台客家同打一套拳

来源: 极目新闻
2024-06-13 11:56:20

  中新社福建龙岩6月12日电 题:闽台客家同打一套拳

  作者 张金川 廖珍妹

  “闽台客家太极文化交流活动,让两岸拳友情感升温了,心更近了。”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太极拳协会会长、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李雪红,见证了两岸太极文化的一脉相承和民心相通。

  “一脉相承 两岸情深”,中新社记者近日走进龙岩市闽台客家太极文化 交流基地——上杭县太极拳协会时,这八个大字赫然入目。练功房里,当地太极拳爱好者正在打改编版的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一海之隔的台湾拳友也打这套拳。”李雪红说,这套拳是2019年两岸拳友历时数月在原有太极拳基础上共同编串而成的,兼顾了科学性和表演性,在两岸很受欢迎。

  2015年,首届闽台客家太极交流会在上杭举行,自此开启两岸太极文化的互访交流。

  据李雪红回忆,此次交流会上,上杭县太极拳协会与台湾陈氏太极拳发展协会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互聘顾问,建立常态化的交流机制,每年举办一届交流会。时至今日,两岸已举办9届交流会,参与人员逾千人次。

  “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根在大陆。”在李雪红看来,两岸同打一套拳,不仅是文化传承和交流形式的创新,更让两岸民众深刻感受太极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让本就一家人的两岸民众越来越亲。

  “9年来,双方在台中、上杭分别成功举办了多次客家太极文化交流大会、教学、论坛等活动,受到民众欢迎,结下深厚情谊。”李雪红说。

  现年49岁的李雪红,来自上杭武术世家,现为上杭职业中专学校高级讲师,练习太极拳已30年左右。他是中国“十大武术名师”之一的陈正雷的亲传弟子,曾2次前往台湾交流。

  “打太极之人,都讲究一个‘缘起’。”李雪红告诉中新社记者,上杭与台湾的太极情缘,源自2012年他和台湾陈氏太极拳发展协会理事长谢栋梁同时赴河南焦作市温县陈家沟拜师陈正雷学习太极拳,二人师出同门。

  “当得知我来自与台湾一海之隔的福建后,他很激动,因为台湾很多拳友祖籍地是客家龙岩。”李雪红说,作为两地太极拳组织负责人,为拳友搭建交流切磋舞台,自然成为二人共同目标。

  闽台地缘相近,福建、广东等客家地区先民曾迁居台湾。交流中,不少台湾拳友首次来到龙岩,乡音乡情、相同文化习俗,让他们倍感亲切和温暖。回台后,有的还特地寻出族谱,请上杭拳友帮找祖籍地。

  “通过比对族谱发现,他们祖上就是上杭,从拳友变宗亲,关系更亲了,大家节假日互道问候,还送龙岩土特产慰藉台湾宗亲乡愁眷恋。”李雪红说,现在大家像亲戚一样问候关心。

  即便是新冠疫情下,两岸拳友也通过线上直播,隔着屏幕同打一套拳,还切磋技艺,交替展演太极拳械节目,如陈氏十三式、太极剑、太极单刀、战国群雄、春秋大刀等。

  “两岸交流热情高涨,我们希望通过频繁开展面对面交流活动,传播中华太极文化精髓,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李雪红透露,第十届闽台客家太极交流会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开展。(完)

  尽管在拓跋焘统一北方之后,也曾发生过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废佛事件,但文成帝拓跋濬甫一登基,便下诏复法,佛教反而以更大的势头发展起来。“‘助王政之禁律,益仁智之善性’。他看到了佛教的有利于统治的一面。”杭侃说,由于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利用宗教统治中原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必然。

  杨力在专科阶段学习的是计算机专业,但到了本科阶段,他选择了市场营销专业,现在的工作也与此相关,薪资比公司里的专科生每月至少多一千元。全班50人,只有包括他在内的2人升了本 ,除了少部分技术好的,很多人毕业了就是做销售或客服等。

  曾经的张继科,头顶冠军光环,脚踩百万代言,坐拥粉丝千万。如今的张继科,依然风头无两,从上周末到现在,持续不断地霸占着热搜,但他头上的光环却渐渐暗淡,背后的“黑料”渐渐清晰。“藏獒”变落水狗,冠军变赌徒,“谣言”似乎一步一步变成实锤。

  中央组织部、工信部、陕西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西北工业大学领导班子成员、近期退出领导班子的老同志、院士和教授代表、学院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教职工和学生代表等参加会议。

  昙曜之后,开凿没有停止。从465年到494年,中区及东部的一部分又开凿了五组双窟及若干小窟。此期石窟平面多作方形,有前室,有的窟中央立塔柱。窟顶多雕平棊,龛有上下重龛、左右对称式和屋形龛等。造像题材多样,大像减少,开始出现世俗供养人行列。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他解释称,封关运作的核心是在经贸领域,针对的是经济活动,体现在对进出商品的关税调整上。

陈宜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