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说】美媒:政治暴力日渐正常化 处于危险边缘的美国正与极端主义“共舞”

来源: 环京津网
2024-06-15 14:19:51

  中国日报网2月28日电 据美国新闻网站BNN Breaking近日刊文称,极端主义活动和政治暴力正在美国变得正常化,并 且程度令人震惊,对国家的民主和团结构成威胁。

  “试想一下,当你走在家附近的街道上,却遇到一群举着纳粹标志还引以为豪的人在游行;或者打开新闻,听到的却又是一场由政治意识形态引发的暴力冲突的消息。”文章称,这并不是反乌托邦小说中的场景,美国现如今目睹着极端主义活动和政治暴力令人担忧的正常化。

  文章指出,近期一个新纳粹组织在纳什维尔的游行、得克萨斯州同联邦政府间的移民矛盾以及一些共和党支持者“内战”言论的激增,这些都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个国家处在危险边缘状态的令人不安的脉络。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公众人物和公职人员发现自己成为了被骚扰和攻击的目标,这种有针对性的袭击所形成的趋势令人担忧。此外,根据媒体报道和相关官员的消息,州和地方官员受到的威胁呈现令人不安的上涨趋势,随之大幅增加的便是美国国会议员的安保支出。

  文章表示,这种充斥着恐惧以及胁迫的氛围不仅直接威胁到了为公共服务做出贡献的个人,同时也破坏了美国所谓的民主进程。随着大选的日益临近,人们对已经出现分裂的美国可能发生更多暴力和进一步两极分化的担忧愈发明显。

  一方面表示准备好接触,一方面抱怨是中国阻碍了沟通交流,要求中国“主动一点”,在过去几个月中,美国政府通过各种渠道传递这样的信号。此前,美国国防部高级官员称,中国军方领导“多次拒绝美国防部长奥斯汀与美军参联会主席米利所提出的通话要求”。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科林·卡尔在接受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专访时,声称中国在中美关系高度紧张之际,拒接美军电话,旨在吓唬美军。上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七国集团(G7)外长会上也称,中国“必须”表现出继续与美国接触的意愿。

  另一个最核心问题,就是钱从哪儿来?关于提高稳定经费比例的建议,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王贻芳已经在两会上呼吁了多年,但收效甚微。他分析,改革障碍可能与中国多头的科研管理体制有关。现有体制以项目为核心,各类不同的竞争性项目分别出自科技部、基金委、发改委等多部门,它们只会盯紧自己手里的项目经费,既没有动力,也缺乏能力去全局推动。也因此,近年来只有零星的碎片式改革,比如中科院内部在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试点稳定经费支持等。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在文中称,大熊猫饲养管理是一项科学严谨且专业的工作,哪怕是专业人士也无法仅凭“网络看诊”就能判断一只大熊猫健康与否。公众过度拟人化和过度共情会干涉正常的饲养管理工作,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有专业的饲养团队和兽医人员精心照顾着它们,尊重它们的习性,维护它们的健康。无论是否在公众视线,它们都会受到精心照顾。

  公开报道中,无论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还是各地方纪委监委通报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大部分都发生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之后,党的二十大之前。

  加入欧盟、北约,只是西方给予的一种画饼充饥。实际上,起码在俄乌冲突的当下,以及俄乌未能彻底解决边界问题之前,对乌克兰来说,欧盟、北约之梦都是黄粱美梦!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目前官方对参考价已有表态,但核心还要看贷款端动作。如果银行在放贷过程中如传言所述具体执行,那也将对二手房参考价机制产生影响。

林秋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