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引领文旅消费新潮:烟火气满满 文化味更浓

来源: 东方财富网
2024-06-14 10:51:42

  近年来,体验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文旅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端午假期首日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博物馆、美术馆、遗址公园等文博场所成为了许多游客出行的必选之地。

  数据显示,四川省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累计接待民众212.1万人次,同比增长94.98%;陕西全省文博单位端午假期接待游客超130万;太原市文物景区、文博场馆接待游客16.89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33.50%……可见,随着各大博物馆在内容和服务等方面日趋完善,“文博游”消费群体正逐步扩大,游客在品尝“节日味”的同时也尽享“文化味”。

  丰富多彩的民俗体验活动是端午假期“文博游”的一大亮点。广西自然博物馆推出竹编龙船挂件DIY体验活动,20余组亲子家庭在博物馆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制作出一叶叶独具特色的“小龙舟”;中国海盐博物馆用艾叶、菖蒲、佩兰和粽叶为游客准备了一场“绿色之旅”,还可以体验挂菖蒲、沐兰汤的祓禊仪式;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举办的“赛诗会”选取了30首与端午有关的诗词,游客只要现场报名挑战,背诵出其中任意一首即可免票入馆参观。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多家博物馆立足自身优势,推出许多寓教于乐的互动项目,让游客沉浸式地感受悠久历史和厚重文明。中国园林博物馆开展“听园”端午节活动,邀请游客走入夏日园林,沉浸式欣赏民乐展演、园林戏剧,了解园林文化;故宫博物院推出“灵沼轩奇遇记”主题馆校项目和“花信木语——故宫仲夏日”活动,分别从文化与自然两方面带领孩子们进一步探索故宫。

  博物馆与科技的巧妙融合,为游客的文旅体验增添了一抹亮色。湖南博物院推出“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充分利用前沿学术研究成果及科技手段,巧妙呈现中国古人对宇宙、生命的宏大想象与艺术表达。北京市在北京汽车博物馆推出2024年“新视听体验空间”公共服务主题活 动,利用虚拟现实、裸眼3D等多媒体技术,为游客带来身临其境的空间感和极强的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如今文化和旅游融合趋势进一步凸显。走进博物馆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踏足历史遗存感受中华文化的印记,不仅丰富了游客的节日体验和精神享受,更让“假日经济”有了满满文化味,成为广受欢迎的文旅消费新风尚。

  “180秒的时间就要分析完一节车组的所有监控图像,对于我们这些特殊的‘动车医生’来说要求更高,如果稍不留意,就有可能出现漏检、错判的情况,职责使然,我们必须眼到、手到、心到,才能让隐患故障无处遁形。”赵佳星介绍道。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6/609709284.png" alt="新春新愿丨以梦为马 勇毅前行" />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6/48/17037846138152773620.jpg" alt="2019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前门东区草厂四条胡同32号院,高兴地拿起一幅“福”字,亲自贴到门上,给这里的老街坊们拜年。" />

  “时隔三年终于回家了,很幸福!这次回来还打算和家人一起出去旅游。”韦丽瑶说。

  听完市场负责人介绍保供和物流情况后,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重要民生商品的产销保供,让人民群众开开心心、安安心心过大年。同时,他还不忘关心在市场留守经营的商户们。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26日电 (记者 刘立琨)在中国传统中,农历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放下工作、好好休息的日子。但对一部分人来说,春节却是他们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

李怡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