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材料电解液产品获宁德时代大单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6-18 07:49:39

  证券时报记者 叶玲珍

  6月17日午间,天赐材料公告,全资子公司宁德市凯欣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与宁德时代达成供货协议,预计向后者供应固体六氟磷酸锂使用量为5.86万吨的对应数量电解液产品,协议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二级市场方面,天赐材料股价午后强势拉升,一度触及涨停,随后有所回落,收盘报20.53元/股,涨幅为7.66%。

  这次宁德时代采购量级如何?若按照1吨固体六氟磷酸锂配套生产8吨电解液测算,5.86万吨固体六氟磷酸锂对应的电解液产品数量约为47万吨。对比天赐材料2023年电解液产品销量39.6万吨来看,此次宁德时代的预计采购量将超公司2023年全年销量。

  按照协议约定,此次预计供应的电解液产品数量可根据双方协商上下浮动不超过5%,具体交付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单价、数量、技术标准等以双方书面确认的订单或其他书面文件为准。

  定价方面,原材料六氟磷酸锂的报价由电池级碳酸锂及其他成本组成,其中电池级碳酸锂定价为上月市场均价乘以约定消耗系数,当六氟磷酸锂价格与市场均价对比持续有较大幅度波动时,双方将重新协商定价。

  天赐材料表示,协议的签订有利于强化与宁德时代的长期稳定合作关系,若协议充分履行,将对公司2024年度至2025年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近年来,宁德时代稳居天赐材料第一大客户,二者的合作关系颇为稳固。2021至2023年,天赐材料对宁德时代的销售额分别为55.97亿元、121.67亿元、81.18亿元,占上市公司总体销售额的50.47%、54.52%、52.7%,均超整体营收的半壁江山。

  若按时间线来看,宁德时代订单放量开始于2021年。2021年5月,天赐材料曾与宁德时代达成供货协议,预计向后者供应六氟磷酸锂使用量为1.5万吨的对应数量电解液产品,该协议已于2022年6月30日到期。

  在稳定的客户订单支持下,天赐材料持续扩产,2023年重点落地四川电解液产能、池州液体六氟磷酸锂产能、宜昌磷酸铁产能以及九江碳酸锂提纯产能,进一步提升原材料自供比例及范围;海外方面,德国OEM工厂顺利投产、北美电解液项目持续推进,同时在韩国设立配样室,精准配套LG、SDI等韩国客户。目前,公司拥有电解液年产能约85万吨,磷酸铁年产能约18万吨,六氟磷酸锂年产能折固约11.2万吨。

  在产业布局方面,天赐材料采取的策略为一体化布局,最大程度实现降本,盈利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目前,公司核心原材料自供比例不断提升,液体六氟磷酸锂、LiFSI自供比例达到93%以上,部分核心添加剂自供比例达到80%以上。

  不过,受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影响,锂电产业链加速去库存,相关产品价格急速下滑,行业利润整体走低。2023年,天赐材料实现营业收入154.05亿元,同比下降30.97%;净利润18.91亿元,同比下降66.92%。

  业内普遍认为,电解液行业处于盈利周期底部承压状态,后续有望触底企稳。在天赐材料看来,电解液行业经过前两年的大规模扩产,部分落后产能过剩较为明显,目前 除了行业头部企业外,普遍都处于开工率较低的状态,伴随着落后产能出清,行业的盈利会恢复到合理水平,竞争格局也会逐步清晰

责任编辑:杨红艳

  编辑:徐超 王嘉伟 马则刚 徐晓蕾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虚拟世界日益盛行,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越来越多年轻人体验到了孤独感。”丁瑛说,尤其是目前的Z世代,即“90后”和“00后”的年轻人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一出生就伴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迭代,最近几年疫情流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个体感知的孤独感。围炉煮茶本质就是三五好友围着炉火相聚谈心,是一种慢生活,正好契合时下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同时,围炉煮茶具有烟火气息,与传统都市生活和各种现成的加工食品有所不同,也给生活在大都市的年轻消费者带来更多新鲜感和独特的消费体验。

  截至目前,金港高速公路累计车流量已突破160万辆次,今年1月22日创下约2.5万辆次的单日通行纪录。柬埔寨《高棉时报》评论称,由中企承建的金港高速公路运营良好,为广大出行者提供了安全、舒适、便捷的通行体验,也拉动了高速公路沿线的经济社会发展。

  她还指出,2022年,直接投资净流入323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1580亿美元,企业“走出去”总体平稳有序;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1903亿美元,体现了中国在产业链供应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方面优势对国际长期资本依然保持较强的吸引力。

  他把遗愿书折叠起来,与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一起,放入随身携带的钱包里。杜先生说:“无偿献血是日常就可以做的,全国各地的血站,有机会我都要去‘打卡’。造血干细胞捐献,缘分来了,我是一定要去做的。只有器官、遗体捐献,最终要靠家人帮忙实现,随身携带着遗愿书,我才安心,这一带就三年了。”

  王春英表示,2022年,中国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6856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22%,顺差规模创历史新高。同时,当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943亿美元,逆差规模较2021年下降6%。

张孟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