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刮起“国潮风” 年轻人青睐时尚养生

来源: 秀目传媒
2024-06-15 18:20:44

  【科教文卫】中医药刮起“国潮风” 年轻人青睐时尚养生

  中新社南宁6月15日电  题:中医药刮起“国潮风” 年轻人青睐时尚养生

  中新社记者 黄艳梅

  罗汉果陈皮茶、壮药清脂茶饮、双桂如意糕、山药茯苓脆脆蛋……14日,在广西南宁市邕州古城·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举行的广西中医药文化市集活动上,含有中药成分的养生茶饮、茶点、药膳供不应求。

  “古法冰镇酸梅汤,选取8种草本原料手工现熬。”一家酸梅汤摊位前,不少民众在排队品尝。“00后”南宁市民梁佳说,“中药版酸梅汤很火,不仅生津止渴,还有清热解暑、促进消化等养生功效,我平时经常喝。”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当日推出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梁佳逛市集、看中医,沉浸式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在中医药健康咨询义诊区,民众排起长队,亲身体验壮医药线点灸、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扶阳罐温灸刮痧技术等非遗项目和特色技法。

  在中医药特色产品展示区,“桂十味”中草药标本、中药特色院内制剂、特色药材、中药饮片标本、各种特色膏方、药膳包以及壮瑶绣球、中医药香囊等“国潮”文创用品琳琅满目。

  捣药、研磨、装袋……在中医药香囊制作区,中草药香气萦绕,不少青少年在手工制作香囊。“今天的香囊配方有艾草、紫苏、薄荷等中药材,有防蚊驱蚊的功效。大家在感受动手乐趣的同时,也能认识一些身边常见的中草药。”广西药用植物园科普研学中心科普老师陈宝琪说。

  南宁市中西医 结合医院展示了一批医务人员手工制作的中药材耳饰。这些中药材耳饰的原材料有甘草、薄荷、陈皮、莲子等,每一款都很独特,并有各自的功效,受到年轻女性的欢迎。

  传统的中医药与当代文化潮流相融合,刮起阵阵“国潮风”。从中药茶饮到中医馆餐厅,从三伏贴到艾灸……中医药文化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新时尚。

  广西“85后”韦涵柳与合作伙伴创办了一个中药奶茶品牌,连锁门店超过40家。“中药奶茶融合了中药的独特味道,如草本清香、轻微药香等,与奶茶的香甜交织,形成独特口感。”她说,“古老的中医药文化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值得我们去发扬和传承。”(完)

  河北张北县德胜村党支部委员徐亚茹:“引起很大反响,很多村民都参与到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因为现在除了可以利用它作为一些建筑类院校的课题,后期可以根据各自的风格装饰成民宿,尤其是在研学上起到很大的作用。”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上海1月26日电 (记者 李姝徵)26日11时,地铁虹桥火车站站,迎来了当日第一波抵沪客流高峰。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6/1964712312.png" alt="中外维和官兵同圆和平梦 共庆中国年" />

  自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后,云南、海南等地旅游率先“升温”。携程发布的《2023年春节旅游市场预测报告》称,预订2023年春节假期目的地为云南的整体旅游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38%,订单均价同比增长25%。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贺劭清 岳依桐

  26日,浙江全省仍以晴冷天气为主,好在阳光唱主角,气温较昨日有所回升。在杭州余杭闲林一带的生态草莓园里,鲜嫩欲滴的草莓在绿叶掩映下“十分诱人”。游客拿着小筐穿梭其间,采摘下心仪的“红果果”。

周庭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