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降价国产手机提价,“背道而驰”合乎情理

来源: 证券时报
2024-06-04 10:17:29

  证券时报记者严翠

  最近,苹果公司借势“电商618大战”,在国内掀起了一波史上最猛的降价潮,相关产品在多个电商平台最高降幅达2300元。另一边,近期部分国产安卓新手机价格相较以往有小幅上调,这一现象不免令人费解。

  不过,从苹果公司与安卓厂商自身经营情况,以及它们所面临的供应链环 境、竞争格局、市场定位来看,苹果公司与安卓厂商的“背道而驰”也合情合

  对苹果而言,其疯狂降价,不外乎以下几点因素。一是从去年第四季度华为具备5G功能的高端手机正式回归开始,苹果在国内销量下滑明显,面临较大市场压力。二是iPhone系列毛利率属全行业最高,本身就存在较大的降价空间。2023年,苹果iPhone、iPad等产品毛利率达36.5%,更早之前的2009年,其毛利率更是高达57.7%。三是苹果公司产品有严格库存管理制度,针对不同区域有明确的销售目标,赶在9月新品上市前对现有产品大幅降价,或是苹果公司的最优选。

  安卓厂商可不同。近年来,安卓厂商通过发力折叠屏手机、加码底层芯片及操作系统研发投入、加大与供应链企业合作创新等做法竭力上探,目标就是苹果占主导的高端智能手机市场。

  在今年生成式AI、行业周期等因素影响下,整个手机供应链产品价格上涨明显,其中手机的主要原材料屏幕模组、处理器(系统级芯片)、内存等价格上涨最为显著,这无疑对下游终端手机厂商造成了压力。但是,安卓厂商的硬件产品利润本身就很少,几乎无空间可降,不少中低端产品都属于亏本或零利润销售,因此,针对本身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的智能手机小幅提价,一方面实属无奈之举,另一方面,通过提价冲击高端,也可以提高利润水平。

  当前国产安卓手机新品涨价的机型主要集中在一些高端型号,以及搭载了较高配置零部件的AI手机,占整个智能手机市场总量仍较小,不会影响整体智能手机市场售价。

  无论各厂商涨价还是降价,当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仍处于存量竞争状态,曾被寄予厚望的“生成式AI”虽然带动了部分换机行为,但AI手机的杀手级应用暂未出现,因此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行业市场规模、竞争格局都会相对稳定。

责任编辑:何松琳

  “一退了之”,只是违纪违法者一厢情愿为自己构筑的海市蜃楼。退休绝不意味着“平安着陆”,触犯了党纪国法,迟早会付出应有的代价。

  服务商行业火热吸引了不少卖家,张立青在去年从亚马逊卖家转型为提供算力支持的服务商。“卖铲子的人比淘金的人更赚钱。”他说,相比于服务商,跨境电商卖家经营链条更长、更复杂,承担的风险也更大。

  做出品牌,消费者才会持续在平台购买,平台也倾向于扶持高单价产品的店铺。“除了广告费,成交费也是亚马逊的主要收入来源,单价越高,平台赚取的成交费越多,同时也能提高用户的购买体验,留住用户。”罗明松说。

  尽管各家跨境B2B平台都在强调其所能吸引的“高净值大客户”,但实际上,线上交易的B端客户仍以小单为主,低至100件的起订量非常普遍。“我们称之为小B客户”,为防止听者误解,赖国荣在说出这个名词前,还要特地解释一番。

  而国企腐败造成的破坏性是很大的。《透析国企腐败与反腐败》一文分析,国企腐败不仅破坏了价格、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市场秩序,更为严重的是,其损害了社会公平,侵蚀了公共部门在社会中的信誉和声望。

  “SHEIN救了广州周边的家庭作坊。”在文丹枫和谢海龙看来,在成本愈加高企的大环境里,SHEIN为这类小工厂提供了生存空间,也为从来都买不起数字化设备的小工厂,提供了数字化的可能性。

谈亭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