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家以外的家”:实体公益项目缓解儿童异地就医难题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02 11:40:09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 (记者 夏宾)对外地小朋友来说,北京之旅意味着什么?大部分孩子可能是博物馆、游乐园、皇家园林、知名学府,但对另一些孩子来说,北京的印象就变了。

  来京异地就医的患儿,对他们来说,北京可能只是嘈杂的火车站、简陋的出租房和充满消毒水味道的医院。

  “算上医保报销完的部分,一年还要20万元,其中一半是生活费。”一位白血病患儿家长对记者表示。无疑,孩子身患重症给一个家庭带来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打击,还有经济上的压力,尤其是来北京异地就医的家庭。

  “有统计数字显示,2023年异地就医的人数超过1亿人次,其中有很多的病童,让我们看到,有更多需要帮助的家庭。”麦当劳中国首席影响官顾磊在接受中新网等媒体采访时说。她也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麦当劳叔叔之家(下称“叔叔之家”)慈善基金管理委员会联合主任。

  2006年,上述基金正式设立,推动“叔叔之家”建设,目前已在北京、上海、长沙落地。北京的叔叔之家位于北京儿童医院西门的对面,与医院一街之隔,为的就是给入住的患儿家庭提供便利。

  沿楼梯而上,墙面上勾勒着北京的四季,步行至叔叔之家门口,以春节为主题的画作结尾。在这幅充满年味 的画作中代表祝福的楹联中写着“在一起就是家”。在这里,有10个房间均可以住下患儿和家长,并配备单

  公共区域则有共享厨房、洗衣房、餐厅、活动室等。每个家庭入住时,可以领取到包含米面粮油、卫生纸、洗发水等在内的生活物资。在这里,需要家庭自费的部分基本只有一日三餐的原料成本。共享厨房则为每个家庭配备了专用的厨具,用标签注明房间号,避免混用。基础设施的完备是为了免去患儿家庭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顾磊表示,作为给异地就医患儿家庭建造的“家以外的家”,每个叔叔之家都设立在医院旁或医院,方便入住家庭绿色出行、便捷就医。北京的叔叔之家是与北京儿童医院合作的,于2021年9月成立。

  在此之前,长沙和上海也已经与当地的知名儿童医院合作,建立了叔叔之家。截至2023年末,三家叔叔之家已服务超1290户家庭,提供超58000个免费的安睡夜晚。

  除了免费提供住宿外,叔叔之家也有自身做公益的特殊理念。顾磊表示,叔叔之家是以家庭为中心的项目。“我们相信只有支持好家庭,他们才能照顾好孩子,孩子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疾病,更好地健康成长,所以是以家庭为单元进行帮扶,这也是为什么每一个房间都是子母床,如果有二胎,在暑假或休假时,可以把另外一个孩子也带来团聚,保持家的氛围。”

  记者来到北京的叔叔之家时,里面的小朋友正在等着排演“六一”儿童节的节目。不多一会儿,戴着口罩的小女孩就拉着社工阿姨一起唱起了演出时的歌曲,还有另外一位小朋友坐在对面帮他们录像。

  叔叔之家的工作人员说,他们希望让孩子们发自内心地感觉自己和同龄人没有什么不一样。以前在病房里,他们只能用玩手机来打发时间,来到这里后,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唱歌、画画、打闹,找回孩童时代应有的童趣和幸福感,恢复“社会性”。

  顾磊透露,今年将在深圳开设第四家叔叔之家,希望进一步帮助到南方地区需要帮助的家庭。新的公益项目邻近深圳市儿童医院龙华院区,预计每年可为超过100个患儿家庭提供免费住宿。“此次决定在深圳筹建叔叔之家的时候,就需要很多数据支持,例如省内省外就医的信息,判断是否有真正有这样的一个需求。”

  顾磊还说,现在,越来越多的社会上的一些机构,也开始了解叔叔之家项目,陆陆续续会作出一些贡献,包括有志愿者服务,未来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企业、更多的公众加入我们。(完)

  黄女士带着9岁的儿子在观塘线月台候车。她表示,小朋友很喜欢搭乘新列车,有时甚至会兴奋地跟着站点广播提示声一起模仿广东话、普通话、英语报站。她觉得,新车许多细节很人性化,如电子显示屏上的动态线路提示、车厢关键部位的贴纸提醒等。

  此次活动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黑龙江省台湾同胞联谊会承办,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和暨南大学协办。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台胞青年冬令营自1989年以来,已成功举办28届,吸引7000余位台胞青年参与。

  春雪触处花开,东风拂面暖生。这几天,一场春雪飘舞中国北方地区,为中国发展“春之歌”美丽伴舞。2023年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春节消费繁荣,各地经济复苏,一月数字飘红,让人振奋,让人欣喜。奋进的春天信心绽放,奔腾的中国春潮涌动,奏响经济发展“春之曲”。

  乘客胡淑娟说:“以前我们去阿拉尔市基本上都是坐火车,现在开通了库车到阿拉尔市的航班,就更加方便了,这架小飞机可以坐七个人,人数很少,还可以航拍,我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做这样的低空旅游还是第一次,感到很新鲜,也很高兴。”(完)

  中国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面向未来,中国将继续开展援外医疗工作,向需要帮助的国家和地区提供更多物资、技术、人力支持,既派遣医疗队、援建医院诊所、赠送物资,也培养当地医务人员,选拔优秀人才来华进修学习,助力受援国和地区构建起自己的医疗救治和疾病防控体系,继续为促进人类健康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促发展,政策举措乐章壮美。经济发展,政策引领;经济繁荣,举措促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质量强国建设纲要》颁布,“开年第一课”全面解读中国式现代化,地方两会聚焦经济与民生,地方一号文件聚焦重大工程,纷纷出台促进消费的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举措,促进就业创业的机制,从中央到地方,各地、各行各业开启加速模式,跑出了中国经济的新活力。7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启动首轮磋商;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签署合作备忘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公布;塔里木油田深地钻井首次突破9000米大关;长三角铁路节后首趟新能源整车出口班列发车。中国营商环境更优化,中国经济发展活力更强劲,高效政策,创新举措,奏响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壮美乐章。

王梅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