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新疆高质量发展最美的模样——记“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新疆篇”专题活动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5-30 23:21:38

  5月25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联合主办的“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新疆篇”专题活动告一段落。近一周时间,专题活动参访团跨喀什、伊犁、乌鲁木齐三地,辗转近1万公里,深入工业基地、口岸、园区、车间、乡村,看经济发展、访群众生活、探生产一线、听红色历史,网络文明伙伴、媒体记者、正能量网络名人们用各种方式记录、描绘、发布,把最真实、最动人的新疆展示在大家面前。

  此次活动是一次经济之旅、社会之旅、红色之旅,是向外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窗口,通过该活动生动展示新疆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进展,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有力呈现我国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和光明前景,进一步坚定信心底气,有力提振经济发展预期。

  新疆产业发展强劲

  新疆依托禀赋条件和发展潜力,高标准推进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八大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构建体现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这是我喝过的最好酸奶!”5月22日,在伊犁伊牧欣乳业有限公司,品尝完该公司生产的原味酸奶后,博主“孤烟暮蝉”赞不绝口。

  刚走进新疆庆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参访团就被实验室内养殖的莲雾、香蕉、芭乐等水果所吸引。“把煤制天然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去养水果,刷新了我的认知,为新疆的工业发展水平点赞。”博主“世界见闻录”说。

  霍尔果斯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的西红柿使用椰糠作为栽培基质,为西红柿提供了适宜 的生长环境。同时,智慧农业大棚还配备了自动浇水、施肥、控温等系统,确保西红柿在最佳的生长条件下生长。

  “棱镜Talk”账号内容编辑何轩宇把这些内容详细记录下来,她说:“新疆农业种植技术发展确实快。”

  “被新疆的单晶硅柱工业自动化生产车间震撼了。”参观完新疆中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博主“V闪闪”在微博上说,“哪里有强迫人的劳动?只有我自己强迫自己必须多看看,都不舍得走了,就想各种设备都摸摸,证明这里确实强迫电脑和机器在劳动。”

  在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自主生产的采棉机、打包机等机器停放在一旁,博主“新疆小古”赞叹地说:“自主生产‘大国重器’,我为祖国感到自豪。”

  “酷玩实验室”总编辑朱紫辉装好手机,爬上一台采棉机,“有了这些大家伙,棉花采摘效率会极大提高。”他说。

  走进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中心控制室,这里除了可以全流程控制甲醇生产线和烯烃生产线,还可以实时监测废气、废水、固废、煤粉等排放物的实时排放值。“这是国家硬实力的体现。”“四分三十三秒”博主说。

  新疆历史文化厚重

  5月20日,刚走进喀什古城景区,“以史为鉴”博主王晓君仿佛被施了定身法,站在一处巷子前,久久不言不语。

  “我非常喜欢历史,来到喀什,看到这些千年历史的承载物,就走不动了。”王晓君说。尽管不是第一次到喀什,可他每一次都被喀什的历史所吸引。

  喀什古城是新疆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人文景观,被誉为“丝绸之路的活体记忆”。古老的街巷、错落有致的民居、精美的砖雕窗棂……王晓君边走边仔细记录,“我是一名历史博主,我喜欢历史,回去我会做专题文章,把新疆的历史介绍给更多人。”他说。

  “历史与现代完美融合,在喀什古城能感知到新疆的过去与现在。”“混知”账号编辑李欣语说。

  新疆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得天独厚,拥有众多闻名世界的历史古迹,出土了大量精美的丝绸毛纺织品、巧夺天工的雕塑壁画、罕见的服饰、奢华的金银珠宝等文物,这些能在自治区博物馆一窥“芳”容。

  5月25日,在自治区博物馆,工艺精巧的八龙纹金带扣、镇馆之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锦护臂……大量文物、典籍吸引着活动参访团成员的目光。

  “超级奶爸在旅行”博主杨文涛不停用相机拍照,他要把博物馆里的展品“打包带走”。“我非常喜欢这些历史内容,回去再慢慢研究,写出更多、更好宣传新疆的文章。”他说。

  群众生活团结幸福

  5月21日,喀什古城景区热闹非凡。放学后,几名小学生跑进“沐色”民宿里,围着民宿负责人王玮坐成一圈。王玮摊开课本,像往常一样帮孩子们辅导作业。

  2019年,从河南来喀什旅游的王玮爱上了这里,放下行囊开起了民宿。“大家把我当家人,我也喜欢这里,我会在这里继续干下去。”她说。

  天山以北的伊犁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内,游人络绎不绝,大家购买新疆特色商品、品尝香浓的奶茶和甜美的瓜果……

  “街边的老人微笑着,孩子们在巷子里嬉戏,喀赞其人家用最热烈的舞蹈和最甜美的茶点款待你,十足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每一处转角都藏着惊喜。”博主“程诗然”把自己看到的场景记录了下来。

  喀赞其旅游区内有58处不同民族风格的美丽庭院、88户居民家访点。杨文涛信步走进马依兰·赛来洪家中,和马依兰夫妇聊家常、谈收入。“每个月的最低收入3000元,最高时1万元。”马依兰说。

  “马依兰夫妇其实就是淳朴善良的伊犁人的生活缩影,看到他们幸福而自在的笑容,我相信这就是他们的真实生活。”杨文涛说。

  在萨尼亚木·米吉提家,女主人微笑着引导大家入座,并为大家倒上清香的茶水。

  2022年,萨尼亚木把自己的庭院装修一番,变成居民家访点,“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有,我们相处很开心,现在我一个月能挣1万多元。”她说。

  “新疆经济快速增长,人们的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我能感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幸福。”博主“斯图卡98”说。

  为期6天的参访活动已经结束,参访团成员返程后将根据采集的素材,继续加工、制作、发布有关新疆的作品,描绘新疆高质量发展最美的模样。

虽然男足没有去,但是呢?很多国家的比赛,看起来都是很像男足的,比如卡塔尔男足,比如伊朗男足,谁能想到,这样的2支亚洲豪强队伍,面对这些欧美球队是,也是如此不堪一击。所以,一些球迷也表示,看起来,这些亚洲球队,基本上都被男足附体了。这是调侃的说法,真实的原因是,我们已经被世界甩开太远了。亚洲的足球,已经处于世界足球的最底端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跟我联系删除

泾川县文汇足球俱乐部董事长吕斌武表示:泾川文汇队有注册球员152人,大多数为泾川本地人,平均年龄都在而立之年了,平时各自上班,业余集合训练,他们的工作五花八门,都是热爱足球的人,有体育老师、企业员工、公务员、拉面师傅等。

赛后,卡塔尔队的表现引起了热议,韩国媒体《mydaily》在报道这场比赛时,就表示卡塔尔虽然在足球上投入了天文数字,但却买不来球队的胜利以及足球历史。韩媒在报道中详细指出,卡塔尔在世界杯上投入的2290亿美元,买到了他们在足球领域的“傲慢”,跟俄罗斯世界杯花费116亿美元相比,卡塔尔投入了巨大的数额,但是卡塔尔并没有用金钱买到足球文化,因为这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融合才能实现,而且足球文化也是国家历史的一部分,足球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并非凭空产生的,这是金钱买不到的历史。此外,韩媒还在报道中表示,记者在卡塔尔的足球场,却发现足球场空空如也,可见卡塔尔的民众并不是特别喜欢足球,而且卡塔尔这个国家似乎也不太喜欢户外运动。

更别提这批出自阿斯拜尔体育学院的精英们,从青年时代共事至今,已近10年之久。

根据媒体的数据统计显示,这次英超联赛中合计有135人征战这次世界杯赛程,而这其中最多的就是曼城的16人,其次就是曼联的14人,而且Big6球队中最少的球队也贡献了7位国脚球员,再加上英格兰26人大名单中除了贝林厄姆之外都是英超自产自销的球员,所以他们135位征战卡塔尔的球员也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事情了。而排名第二的就是西甲联赛,但是他们和英超的差距就有点儿大的惊人了,根据媒体的数据统计显示这次西甲联赛中也是贡献了86位国脚,其中巴萨和皇马两家球队就占了超过1/3,这其中巴萨贡献16人、皇马贡献13人。

林承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