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技融合再现“纹”脉传承

来源: 奥一网
2024-06-01 00:32:06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 应妮)以现代科技与艺术语言沉浸式呈现中国传统服饰文化魅力的《智绘华彩·“纹”脉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AIGC共创美育展》日前在京开幕,为广大市民献上一场艺术与科技的视觉与文化盛宴。

  此次展览以北师大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的研究成果为依托,以中国封建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十二章纹”为切入点,将中华传统服饰纹样图案放大、重构,通过“锦绣华章”“天人合衣”“数字再生”三个展区,直观表现了十二种纹样与传统服饰、礼制的联系,生动展现了中国艺术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命力。同时,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与协同单位基于对中国传统纹样数据集的标注和处理,形成国内首个中国传统纹样人工智能大模型。展览中,观众可以通过该模型交互体验,生成自己独一无二的纹样作品,让观众感受传统纹样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与人工智能协同创作的新体验。

  北京师 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主任肖向荣是该展策展人。他表示,此次展览与东城区合作举办,在“共创美学”观念下,依托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的研究成果,放大并重构中华传统服饰纹样元素,将“双创”精神落实到产学研一体化运转机制的创新探索。秉承将青春活力融入首都文化建设思路,以沉浸式数字展览形式将美育深入社区,对区域文化服务建设、高质量艺术创意人才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展览由北京师范大学、东城区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承办,将持续至6月13日。(完)

  <strong>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受到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新冠疫情的叠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错综复杂,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需要得到各方高度重视。</strong>

  ■ 视点

  2022年沃特谈判周期最长的一个订单,谈判时间长达9个月。杨跃表示,那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客户由于是初次合作且对方是代理商(长期合作),谈判时较为谨慎,对于产品质量、合作模式、交货期,以及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等方面有诸多考量,进行了来回对比。双方从年初开始谈判,在2022年结束之际最终达成了合作。

  赵新录至今都忘不了自己最危险的那次经历。在太阳湖附近巡护时,他的车陷入湖边的泥泞中,怎么都挖不出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决定和队友步行前往最近的营地求救。在高原上每一步都让人筋疲力尽,他们却整整走了一天一夜,这几乎是人类身体的极限。白天,雪白得刺眼,眼睛甚至被灼出血来,到了夜晚周围漆黑一片,他们只能看着星星寻找方向,还要避免自己弄出响动,招惹到黑暗中栖息的动物。

  然而,在土地财政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的同时,我国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却面临下滑的事实。2022年,随着我国房地产销售端疲软,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再次下滑。

  2月,总统马克龙宣布其连任当选法国总统后的长期能源计划,包括重启核能,目标是在2050年前建造6座新的第二代欧洲先进压水堆,延长核电站使用期限至50年,并明确提出“不再有关闭目标”。

蔡孟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