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香包香飘海外 非遗里寻中国浪漫

来源: 极目新闻
2024-06-10 21:36:59

  中新社兰州6月10日电 (记者 闫姣)端午节之际,甘肃庆阳市大山乡村绣娘绣制的精品香包,不仅亮相“家门口”的香包民俗文化节,还走出山沟远赴法国巴黎参展。近年来,庆阳香包产品已出口至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十九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10日开幕,“同台竞艺”的120多家企业来自中外8个国家和地区。

  有30多年香包绣制功底的左焕茸,是中国民间刺绣艺术大师、庆阳香包手艺人。此次文化节上,她的特色香包展区旁围满了人。“只有不断创新,庆阳香包才能‘香’飘世界。”她这两年创新研发了香包旅游礼品、装饰品、保健品、生活实用品,并带着它们前往法国、新西兰、美国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

  庆阳手艺人祁苗苗是香包绣制传人里的年轻一代,她今年推出了“事事如意”“好运莲莲”“福芦呈祥”等国风手工挂饰,以及6000多件文创香包,受到消费者青睐,于端午节前早早售罄,还有不少顾客追加订单。

  庆阳香包绣制技艺是中国国家级非遗。庆阳曾出土中国最古老的“千岁香包”,被誉“香包刺绣之乡”。庆阳香包内容丰富,取材宽泛,天地万物,图腾崇拜、无所不在。

  连日来,庆阳市“刘兰芳香包特展”在法国巴黎展出,含200余件庆阳香包等手工精品,有憨憨虎、雄狮宝禅、千岁香包、金玉满堂、玉兔捣药等,并特别设立香包手工制作坊,提供彩线、丝绸、棉花等原料,让前来观展的宾客亲自动手,体验非遗里的“中国式浪漫”。

  “这件‘千岁香包’复制品十分精美,真品出土于我的家乡庆阳,千年以前 中国古人就有佩戴香包的习俗,且绣制技艺高超、造型丰富。”“95后”庆阳小伙董春阳向记者讲述他在巴黎如何向法国民众介绍中国黄土高原流传已久的民间习俗。

  “兰芳香包”海外市场负责人张煜琛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该公司香包已在11个国家和地区销售超10万件;目前,还与法国设计师联合推动设计国际化香包产品,在马来西亚探索香包文化线上线下研学课程。

  张煜琛称,接下来,他们还将通过香包主题展览、培训等,吸引、聚焦更多国际目光;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像佩戴潮流饰品那样佩戴庆阳香包。(完)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驻华代表海博对媒体表示,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不断推进开放与合作。国际社会也在期待中国经济产生强劲发展动能。<strong>中国经济的增长将对世界和区域经济增长发挥“稳定器”的作用。</strong>(完)

  明清档案是中国明清时期社会发展史的多方位记载。“明清档案”专题展厅精选多个类型的珍贵档案进行集中展示:用以盛装皇帝圣训、实录等珍贵典籍的清代金匮,明崇祯七年由徐光启和西洋传教士汤若望参与测绘设计的《赤道南北两总星图》(仿制品),清乾隆时期的小金榜(仿制品),清光绪时期的文科大金榜(仿制品)……丰富的展品体现出档案在见证大事、传递信息、记录生活、记载历史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首席专家肖鲁表示,解决儿童诊疗用药的窘境,要从根源上增加儿童用药的研发生产,从政策和经济等层面给予一定支持。

  36岁的李闯戴着破洞草帽,穿着松松垮垮的旧裤子走进高考考场时,差点被警察拦在门外。他尴尬地解释,“我不是家长,我是考生”。

 <strong> 储户需求依然不小</strong>

  投资中国力度如何,既看数量,更看质量。2022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4449.5亿元,同比增长28.3%,成为一大亮点。今年,外商来华投资的高质量特征更明显。

曹喜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