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算数总是马虎出错?专家出招

来源: 参考消息
2024-06-01 16:24:00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韦香惠)“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在孩子学习和做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许多家长称之为孩子马虎。

  “马虎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但是这么普遍的现象却从未被科学对待过。” 青少年心理专家宋少卫表示,马虎的现象背后实际上是反映了孩子在大脑中构建的学习系统出现了问题。

  5月31日,中国新闻网走进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小学,开展“少年不烦恼”——“六一”儿童节心理健康公益讲座进校园活动。在活动中,宋少卫详细分析了马虎问题形成的深层原因以及如何解决。

  宋少卫提出“积极学习系统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一套自发形成的学习操作系统,由识别驱动、语义解析、逻辑加工、价值决策和程序定制五个模块构成,是学习知识、技能和形成个人价值观的底层支撑载体。

  宋少卫表示,这套系统的机构就像电脑操作系统一样存在于每个学生的大脑中,支持学生完成不同学科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处理各种问题时,通过识别关键信息、建构知识库以及做出价值决策,从而更高效地解决学习问题。

  例如,字母b和d分不清,数字6会看成9,这些问题实际上是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息识别与驱动机制。“小学一、二年级特别重要的就是要区分形近字或者字符,但有些家长不会放在心上,当成孩子没看清或者没细看就忽略过去,导致孩子的大脑系统里对于这部分信息识别不够清晰。”

  宋少卫表示,识别与驱动需要形成闭环,才能够处理这类问题。他向在座的同学提出建议,如果数学经常出粗心马虎,平时可以做一些读题训练,如果读的时候不顺畅,就说明大脑里的系统已经开始报错,对于这些信息就要加强注意力训练。

  在马虎的问题上,宋少卫特别指出“价值观偏差型马虎”。这类学生往往不愿意承认自己在努力程度或能力水平上有欠缺,而是把马虎当作好用的挡箭牌。

  对于有这种情况,宋少卫表示,只有改变学生内心对马虎的价值判断,认识到马虎是能力差、不用功,学生才会真正 愿意改变,接受提高信息识别、逻辑加工等能力的技巧和方法,来努力消除马虎。

  在宋少卫看来,学习出现问题往往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通过建立学习系统的思维,从而掌握高效学习的方法,实现理想的学习成绩。(完)

  其中在演讲环节,选手带来一场场生动有趣的科普演讲。“我是传说中的神兽国宝麋鹿,来自延庆野鸭湖。”来自北科院代表队的选手身穿麋鹿外形服装,头戴麋鹿角,惟妙惟肖地讲述麋鹿在野鸭湖“逛吃”的日子。来自天津市代表队的选手则以小见大,通过生活中的凹面镜讲述“中国天眼”的物理原理。

  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1月28日召开的新春首场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针对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成为经济主拉动力。推动扩消费政策全面落地,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促进接触型消费加快恢复,合理增加消费信贷。

  朱彦军的儿子清晰记得

  自2022年10月22日福州首店开业以来,库迪咖啡发展迅猛,疫情反复及新冠大范围感染期间,逆势开拓全国市场。2022年末,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实体经济持续回暖,消费活力迅猛复苏,叠加春节假期消费高峰,库迪咖啡开店步伐随之加快。

  二级上士熊鑫记得,杜富国被炸受伤后,家人曾劝自己离开扫雷队。熊鑫理解家人的担忧,他在请战书上这样写道:“身为家中独子,我知道扫雷危险,感到对不起父母。但是一想到当地老乡,我真心不想离开……”

  舞台上他用自身经历告诉大家

蔡士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