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高校那达慕 蒙古袍成时尚流量

来源: 能源网
2024-06-02 07:04:27

  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31日电 题:呼和浩特高校那达慕 蒙古袍成时尚流量

  记者 刘文华

  30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一年一度的校园那达慕开幕,在搏克、射箭等传统竞赛中,运动员比赛正酣,而竞技场内外,同学们的蒙古袍穿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展现着充满年轻活力的时尚美。

  早晨6点半,大三女生格根陶丽早早洗漱后,精心化了妆,在衣柜中选了一件妈妈手工缝制的蒙古袍,戴上杜尔伯特帽子,对着镜子微笑后走出宿舍。前往学校那达慕会场的路上,她不时与同学用“赛音白努”(蒙语你好)相互问候着,并赞赏着对方的穿衣搭配。

  7点刚过,校园那达慕会场上已经沸腾起来,身着红色、白色、蓝色,新式的、传统的各式蒙古袍的学生纷纷亮相,大家把自己装扮得精神焕发,参加校园那达慕盛会。

  那达慕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在被人熟知的传统体育竞技活动外,亦是娱乐、社交的场所。在那达慕这天,人们会注重服装礼仪,精心穿戴后与亲朋互道问候。

  来自河北石家庄的石延祺今年读大一,第一次参加校园那达慕就被震撼到了。“今天看了激烈的搏克比赛,同学们的民族服饰穿搭也都好时尚。”他说,以前经常在社交媒体看的那达慕,和现场是完全不同的。他尤其对蒙古族服装面料上有规律又对称的花纹着迷,表示以后会准备一件。

  今年读大一的王吉婷也深爱蒙古袍,她总结了自己的穿搭心得。“穿上蒙古袍很显气质,尤其系上腰带后,显得人高,流苏挂坠则会衬出脖子的修长。”她说,身边许多同学都有多套蒙古袍,每年那达慕都会优中选优,把最好看的一件穿出来。

  在那达慕场地上,因学生们的时尚穿搭,竞技场也宛如一个大秀场,同学们在尊重传统民俗的同时尽显自己的时尚和自信。

  据悉,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的校园那达慕已举办11届,校园那达慕也成为该校的名片。那达慕期间,许多人慕名而来,感 受比赛同时也在感受民族服饰的时尚美。(完)

  赵明告诉中新经纬,目前,市区很多地方处于停水、停电、停气的状态,他的手机也快没电了。“目前市区里的洪水正慢慢退去,不过还没收到来水来电的通知。”

  住有458户的水尚仁佳小区紧邻涿州最大水系观景区拒马长虹,该景点位于涿州市古城北部拒马河上。拒马河是河北省境内唯一一条常年不断的河流,为北京市五大水系之一。

  另一套大降房源位于复兴门北大街,1989年建成的楼栋,东、西、北朝向的精装小三居,单价12.9万元,远低于该小区14.7万的均价。上一套同户型房源以1060万的价格成交,而这套标价940万元,降幅高达120万。这套房源挂牌不到半天就成功出售。

  他们一家三口等了会儿,水位一直没有降下去,所以不敢下楼,只能待在二楼或者顶楼。因为耳朵听不到声音,他只能尽量保存着手机仅剩的电量,一直站在洗车店的房顶上东张西望,看外面救援队是不是到了。

  “比起三年前的高点,价格的确降了。比起今年初的行情,价格也仍然在降,但这只是少数急售房源,大部分业主并不急着出手。好学校永远在那里,不可能搬走,出生高峰带来的学位紧张也会在2026年过去,优质资源富集的学区因为价值够高,所以交易量和价格的底线还在,没有什么绝对的‘神话破灭’,也用不着一惊一乍。”张波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想观望,这是肯定的,谁也说不好最低点在哪里。不过,最近市场热起来了,交易量也有所回升,想趁低点进场,时间窗口不多了。”张波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林维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