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全国跨省重要江河生态流量保障体系已全面建立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6-24 02:54:12

  于琪洋介绍,首先从各地母亲河做起,全国层面选择88条(个)母亲河(湖)开展修复工作,包括79条河流、9个湖泊。针对每一条河流的情 况、每一个湖泊的问题,通过“一河一策”“一湖一策”的方式进行保护修复,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实施生态补水,优化水资源调度,采取综合治理等。比如,2018年开始,在华北地区连续实施华北地区的生态补水行动,2022年开始,连续实施京杭大运河补水行动。通过这些行动,增加河流的有水长度,以及河流和湖泊的有水面积,应该说取得了积极效果。现在,这88条(个)母亲河(湖)中,已有56条河流实现了一次或多次全线贯通,其他河流复苏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9个湖泊的生态水位保障率达到100%,或完成生态补水目标。

  第二方面措施,切实保障河湖生态流量。生态流量是衡量河湖生态用水保障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此,水利部全面加强生态流量管理,从2020年开始先后组织制定了171条跨省重要河流的生态流量保障目标的确定、546条省内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目标,并落实了监管措施和保障措施。目前,全国跨省重要江河生态流量保障体系全面建立,河湖生态用水保障程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据监测现在河流生态流量目标保障率稳定达到90%以上,河湖生态用水得到了比较好的保障。还有一些重要河湖,像黄河已经实现了24年连续不断流,黑河的尾闾东居延海已经实现了19年连续不干涸,这非常不容易。

  第三方面措施,持续加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近年来,水利部持续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和动态管控。针对重点地区、重点问题,水利部会同有关部委持续开展整治行动,比如对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受水区实施地下水压采,利用南水北调的水减少地下水开采,对华北地区连续实施两期地下水超采治理行动,针对三江平原、黄淮平原等10个重点区域开展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主要采取节水控水措施减少对地下水的使用,采取地表水替代地下水的开采,以及优化水资源配置调度等一系列措施,治理成效非常明显。比如,华北地区特别是京津冀地区,2023年同2020年相比,地下水水位有比较好的回升,浅层地下水平均回升2.71米,深层承压水水位平均回升6.42米。

  春运以来,广州南站日均到发旅客近40万人次,旅客问询最多的问题就是检票口信息。一个班下来,钟宝莲要回答旅客的问询上千次。

  1月3日凌晨3点半,街巷寂静,月光、灯光照着舒兰的皑皑白雪,吉林站记者任爽和李层已随着环卫工人老魏在大街小巷上忙碌“扫”街。

  做出同样判断的还有携程海外跟团产品总监张妍:“这三年海外很多中餐厅关闭,导游停职转行,境外地接社需要一些时间重整旗鼓,出境跟团游市场的恢复还需要一个过程。”不论在线旅企还是境外地接社,在人员召回等方面都需要一个过程,而且需要根据当前出境游的消费需求来匹配自己能承受的人员规模。

  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今年在CES并没有展台,但其研制的新轮胎出现在展出场馆周围。该公司表示,这些新轮胎90%由可持续材料组成,有助于节能减排。

  2月5日,在大兴区安定镇御林古桑园,50米的“长龙”在锣鼓声中舞动,这是“福满京城 春贺神州”安定镇后野厂村元宵节文艺汇演。时隔三年,村民们庆祝传统佳节的舞龙、扭秧歌活动恢复,还增加了“健身龙”表演,方圆三五里的村民听着热闹的鼓声前来庆祝佳节。记者了解到,正月十五当天,安定镇每个村都有特色庆祝活动,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群众文化。

  那时,李佳宸刚刚考入军事医学研究院,成为刘玮的研究生。自入学起,从李佳宸做实验的方法步骤、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到文献阅读量,刘玮都会定期过问。在写第一篇英文论文时,刘玮更是手把手地帮李佳宸修改,前后修改十余次,每次都给出详细的修改建议,最后文章得以发表。

刘永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