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学密集官宣,该怎么选?

来源: 猫眼电影
2024-06-06 09:12:06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张钰惠)2024年高考即将拉开帷幕,全国将有1342万考生奔赴这场人生大考,比去年增加51万人。作为这场大考的关键一环,选学校、报专业是考生和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

  近年来,在社会发展需要和教育资源需求下,一批新本科大学如雨后春笋般在各省份扎根落地,并以“高目标”“高定位”“高水平”等特质,吸引考生和家长的目光。

  一批新大学官宣

  5月中旬,教育部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公布新一批拟同意设置的本科高等学校名单,涵盖康复大学等33所高校,医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等领域。

  本次教育部拟同意设置的高校中,康复大学备受关注。据学校官网信息,康复大学是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山东省共同建设,是我国乃至世界第一所以康复命名的大学,驻地为青岛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官网显示,康复大学坚持学科交叉融合,积极构建以康复学科为引领,医学、理学、工学为主体,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跨领域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康复学科专业体系。

  2023年9月,教育部官网发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根据 公示,康复大学(筹)申报了康复工程、运动康复、康复作业治疗

  中新网还注意到,本次教育部拟同意设置的本科高等学校中,16所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从“学院”变为“大学”,其中包括15所公办本科、1所民办本科。

  另外,今年年初,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深圳理工大学等多所新大学陆续公布今年开启招生,多个省、市、自治区教育厅也陆续发布关于申报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其中,福建省教育厅拟向教育部申报设立福耀科技大学(暂名)等2个事项予以公示,该校校长为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的王树国。

  这地新建高校动作密集

  中新网注意到,今年以来,广东深圳官宣两所新高校,分别是深圳理工大学、深圳城市职业学院。

  据深圳特区报消息,2024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将推动深圳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创新创意设计学院等建成招生。其中,深圳理工大学预计今年秋季迎来第一批本科生,招生专业包括神经科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领域。

  多年来,南方科技大学、深圳理工大学等在深圳新建的高校一直以来肩负着教育界的期待。

  深圳官方数据显示,深圳十年新建高校8所,6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近三年新增基础教育学位54.4万个,全市各类人才超679万人,全社会研发投入1880.49亿元。

  除深圳外,5月以来,广东多地新建高校动作密集。教育部消息显示,广州增加1所高校,即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同时设佛山校区;肇庆新增1所高校,即肇庆医学院;佛山也有了第一所以城市命名的大学,即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名而来的佛山大学。

  就在上个月,教育部向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函,批准正式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该校同步启动本科和研究生招生工作,定于今年9月开学。

  新高校,该不该选、如何选?

  临近高考,一批新大学即将迎来第一批本科生,新高校该不该选、如何选?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中新网,老牌高校、新建高校,不能作为学生填报志愿的标准。“一些老牌高校的专业质量未必更好,新高校、新专业可能更切合实际,不能以新和老来决定是否报考。”

  他表示,无论老牌高校还是新建高校,填报志愿时,都需了解院校的专业、师资、课程及就业情况,判断是否适合自己。

  “对于高考志愿填报,最基本的有两点,一个是每个学生都要选择自己有优势潜能的方向,二是要选择有社会需求的方向。”此外,储朝晖还表示,还要考虑考生分数在哪一水平线上,须将这些信息都了解得相对周全再进行志愿填报。(完)

  昨天上午10点30分,北青报记者跟随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建国门街道所的执法人员走进同庆楼(金宝汇店),对这里的“年夜饭”准备情况进行检查。进门处的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中,公示着企业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以及店内食品安全管理员等信息。“食品安全无小事,这些公示信息都要有,全部向消费者公开。”副所长牛玉龙说。

  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2022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凉山1月17日电 题:复兴号折叠时空 成都与大凉山“双向奔赴”

  以深化户外运动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持续激发户外运动市场活力,释放消费潜力

  科技赋能,创新户外运动消费新模式。发展户外运动产业,要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开发智能骑行、智能划船、模拟飞行等线上产品和服务。鼓励将户外运动装备门店打造成为沉浸体验中心、创新科技展馆和品牌文化中心,开拓户外运动个性化、智能化、时尚化消费新业态。推进户外运动消费场景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融合,挖掘户外运动消费潜力。

  “田婆婆腊肉”的商家告诉记者,最近一个多月,自己每天从早忙到晚,“就没有空过。排骨、酱肉等货品都已经卖完了,家里都来不及做了,现在只能保障香肠腊肉的生产。”该商家告诉记者,今年的旺季来得比往年晚一些,往年10月份生意就开始好了,2022年11月底才进入销售旺季。“今年香肠、腊肉都是40元一斤,每天的销量在2000斤左右,生意非常好。”

杨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