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基文明——天津博物馆藏商周文物特展”开展

来源: 秀目传媒
2024-06-02 18:02:59

  中新网天津12月31日电 (王在御)元旦假期,天津博物馆于30日推出年度收官之展“肇基文明——天津博物馆藏商周文物特展”,为观众游客带来甲骨、玉器、陶器和青铜器等代表中华文明起源特点的文物展品。

  据了解,天津博物馆藏有丰富的商周时期甲骨、玉器、陶器、青铜器等文物,其中甲骨1600余件,青铜器1200余件,玉器600余件。本展览是天津博物馆自建馆以来对馆藏商周文物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中展示,共计展出甲骨、青铜器、玉器、玺印、钱币、范印、陶器等各类文物150余件/套,其中37件/套为国家一级文物,近70件/套玉器、青铜器为首次展出。

  该展览以古文字、青铜器和玉器三个文明要素为基础进行展现。其中古文字类以甲骨文和金文为主,共有六种不同类型,通过60多件文物讲述了108个字;青铜器和玉器则以商周时期的文物为主,通过介绍每件文物的器型和纹饰,让观众了解文物在当时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礼仪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天津博物馆书画研究部、该展策展人之一张夏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古文字这一部分中,我们选用了一些比较常见的文字,例如数字、动物的字,还有‘中国’的中字和国字。尽管‘中国’作为一个整体词汇是在西周时期出现的,但早在甲骨文时期,这两个字就已经分别出现了。这也是我们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体现。”

  “在青铜器部分,我们这次展出了多个三足青铜器爵、斝,以及配套出土的觚。这些青铜器与商周时期的饮食 密切相关。虽然爵这种器物在外国也有出土,但绝大多数三足爵都出土自中国,并且上面还有精美的兽纹面纹饰,这些器物是商周时期主要出土的青铜器之一。”天津博物馆器物研究部、该展策展人之一孟婷介绍说。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通过这个展览,观众可以充分了解商周时期作为中华文明奠基形成重要时期的独特文化魅力。除了可以欣赏不同类型的重要文物以外,更能够深入理解商周时期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完)

  全球经济脆弱、地缘政治紧张、全球治理缺失、粮食和能源危机叠加、南北差异拉大……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个摆在全人类面前的时代之问,迫切需要解答。

到达时,

  “边角料食品既能让消费者得实惠,也能为企业降本增效,但‘双赢’的前提是产品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边角料食品非法外之地,应考虑出台相应标准规范,并加大监管力度,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他建议,加大对农商银行的政策支持、完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配套政策、推动发行专项债补充农商银行资本。“农商银行经营具有一定政策性,承担了边远地区、困难群体等基础金融服务,需要地方政府给予更多关心和支持,协同增强金融供给,帮助化解金融风险。”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7日电 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strong>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strong>。

哪一瞬间让你觉得“回家真好”?

张雅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