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托布秀尔制作匠人:精雕细琢才有灵魂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14 11:44:57

  中新社新疆和静6月13日电 题:新疆托布秀尔制作匠人:精雕细琢才有灵魂

  作者 史玉江 毛阿 拉腾图雅

  “每一把托布秀尔都有‘生命’,只有精雕细琢才能赋予它灵魂,让琴声更悠扬。”40岁的新疆和静县托布秀尔制作匠人巴特巴叶如是说。

  记者12日走进巴特巴叶的制琴工作室,欢快的琴声萦绕耳畔。循声细看,这位脸圆发长的匠人正在给托布秀尔调试音色。工作室的墙上挂着几把花纹不同的托布秀尔,室内桌上有几幅用铅笔描绘的图纸,地上摆着很多托布秀尔成品及未完工的作品。

  托布秀尔是新疆蒙古族特有的弦鸣类拨弹乐器,由其演奏的“蒙古族托布秀尔音乐”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新疆蒙古族民众中广泛流传。

  巴特巴叶生长于巴音布鲁克草原。在爷爷和母亲的影响下,从小就对手工制作产生浓厚兴趣,8岁就动手制作各类玩具。“我的童年除了音乐相随,还有用手工艺品边角料制作的各种玩具。”

  青年时期,巴特巴叶在新疆蒙古师范学校系统学习了绘画、工艺、雕刻等综合性美术知识,毕业后一直从事与美工相关的工作。

  30岁前后,喜爱弹奏托布秀尔的巴特巴叶开始尝试乐器制作。其间,他拜访了新疆多位制作托布秀尔的知名匠人,讨教技艺。

  画好图样,再抛料挖出椭圆形的槽,接着在木板上挖小孔,给琴杆和琴身刻花纹,整体打磨,最后上弦喷漆,数十道繁琐而细致的工序是制作托布秀尔的“标准动作”。

  制琴10余载,巴特巴叶练就了一手“好本领”。“琴身的材料要选年轮多的胡杨树、樟树或榆树。”在他眼里,制作一把好琴,除了精雕细琢,首先要选好木料。

  巴特巴叶介绍,托布秀尔常用于呼麦伴唱,也是新疆蒙古族代表性舞蹈萨吾尔登的主要伴奏乐器。既可在集会上弹奏,也可独奏乐曲,因而市场潜力很大。

  起初,只有和静县的人慕名去巴特巴叶家购买乐器。202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江格尔》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与他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现已有2000余把托布秀尔被销往内蒙古。

  与此同时,巴特巴叶的制琴工作室规模也不断扩大,他招收了一批学徒,共同制作托布秀尔等乐器。

  年龄最小的学徒叶尔登巴依尔在工作室工作已一年有余,不仅掌握了制作技艺,还是弹奏好手。

  “内蒙古民族乐器加工厂也不少,我打算去那里学习不同的制作技术,用新的理念让托布秀尔这种传统拨弹乐器焕发新的光彩。”巴特巴叶说。(完)

  夕阳西下,温室上方的卷帘已被放下,卫杰还在大棚里帮村民摘黄瓜。

  据法新社、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多家媒体报道,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中,美国密西西比州首府杰克逊市接连遭遇三次严重“水危机”,该地区老旧、缺乏维护的供水站,提供的往往是锈褐色、被铅污染的自来水。耐人寻味的是,杰克逊市15万人口中,八成以上是非裔和原住民等少数族裔。

  一年来,公望两岸圆缘园不仅吸引了台湾漫画家蔡志忠、台湾设计师蔡美月、台湾词作家方文山等艺术家入驻,也汇聚了不少台青在此创业逐梦。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春节正逐渐成为一项国际性的重要节庆。作为一名留学生,黎安婷非常开心春节传递出的吉祥喜庆被国际友人接受,“这证明了春节的独特魅力,希望世界能进一步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

  2月5日15时,视频认亲会举行。30年的分别,在元宵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一家人团团圆圆过大年。

  “今年是兔年,我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着手制作布偶兔子,传统手工艺非常受游客欢迎。”在“孔府雅集”布老虎摊位上,布老虎制作技艺传承人牛成路介绍说,每天平均售出300只布偶兔子,即使产量跟不上销量,他也坚持纯手工制作。“看到非遗产品和工艺受到民众欢迎,这比赚钱都高兴。”

黄郁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