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艺术世界”在成都开展 展现鲁迅“温和”一面

来源: 羊城派
2024-06-21 16:54:42

  中新网成都6月20日电 (单鹏)“鲁迅的艺术世界——北京鲁迅博物馆馆藏文物展”20日在成都博物馆开展,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鲁迅。

  本次展览展出来自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的110余件/套馆藏精品文物,见证了鲁迅的艺术造诣,展示了鲁迅与时代的深刻对话。

  教科书上的鲁迅,往往是一身深色长衫,蓄着胡须,表情严肃。“在人们印象里,鲁迅是一个比较严肃的形象,而这场展览主要体现鲁迅对艺术的兴趣,也是他比较温和、多元化的一面。”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陈列展览部副主任吴一菡接受采访时称。

  鲁迅一生投入了大量精力用于艺术活动上。他酷爱版画,收藏过数千幅中外版画,多次举办版画展览。鲁迅亦热爱设计,曾编辑出版中外美术书刊十余种,并热衷于设计书刊封面、题写书名。鲁迅的书法也很有造诣,曾被郭沫若评价为“远逾宋唐,直攀魏晋”。

  部分展品体现了鲁迅的美术功底:一本《秦汉瓦当文字》是鲁迅在1915年根据清代程敦本进行影摹成册,线条细致纯熟,十分精美;1923年,鲁迅为北京大学出版部《国学季刊》设计了封面,封面图案取自汉画像石刻云纹图案,风格古雅庄重,民族风格浓郁。展品中,童话《桃色的云》封面设计选取汉画像中的人物、禽兽与流云为装饰,《呐喊》封面设计充满强烈象征主义风格与现代性的设计,折射出鲁迅对艺术的思考与运用。

  鲁迅与版画有不解之缘。中国新兴版画运动最早由鲁迅倡导和发起,版画艺术在中国大江南北 迅速传播和发展。鲁迅对德国版画家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十分推崇,在本次展览中,鲁迅曾收藏的凯绥·珂勒惠支作品《织工队》《面包》《死亡》等,也来到了成都,这些作品将工人阶级的悲惨命运和勇于斗争的精神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此外,鲁迅收藏的苏联、美国版画以及日本浮世绘作品亦在本次展览亮相,受到

  本次展览还呈现了鲁迅致许广平、郑振铎、萧红等人的书信。其中,1926年鲁迅写给许广平的信别具匠心,这封信是二人首次分别时所写,信笺上绘有许广平喜爱的枇杷和寓意着孕育其子的莲蓬,透露出脉脉温情。(完)

  <strong>环球漫评|“五个一百”:“汇”万千感动,“聚”磅礴力量</strong>

  《从考古看中国》,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编

  五、各社团共同参加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

  在“民生议事堂”这个半开放空间,杭州市拱墅区政协围绕“武林商圈高质量发展”开展的一场协商活动,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聆听。

  对于重组进展,世茂集团表示,正与其财务及法律顾问积极推进境外债务重组工作,并持续与各类债权人进行建设性对话,包括但不限于由本公司发行以美元计值的优先票据的持有人、境外银行贷款人及其各自的顾问,旨在稳定局势、缓解当前流动资金事宜及寻求实施一个能公平对待债权人并保障所有相关方利益的潜在重组。

  坚持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使命。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使命易晓,致远惟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初心不会自然保质保鲜,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尘褪色,久不滋养就会干涸枯萎,很容易走着走着就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要到哪里去,很容易走散了、走丢了。”新时代新征程,深入贯彻落实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要求,必须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的科学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这一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其深邃的思想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更指引着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复兴征程上坚守初心、担当使命。我们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实践力量、人格力量,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强大力量。

张静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