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出手!力鼎光电收到警示函

来源: 舜网
2024-06-09 18:31:16

  同日,公司公告称,持股5%以上大股东伊威达合伙拟减持不超过2.95%公司股份。

  截至6月7日收盘,力鼎光电股价报15.48元/股,总市值约63亿元。

  公司董秘遭监管警示

  4月16日,力鼎光电披露公告称,受近年宏观市场环境变化影响,为降低募集资金投资风险,公司严格控制募集资金投资进度,拟将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光学镜头智能制造项目”的建设期延期至2025年12月。上述项目原定于2023年8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计划投入募集资金约2.98亿元,截至2023年12月底,公司已投入募集资金仅1.6亿元。但公司迟至今年4月13日,才召开董事会审议募投项目延期相关事项。

  警示函显示,公司未及时披露未按期完成募投项目的原因及后续计划措施,且未就募投项目延期及时履行决策程序,可能影响投资者的合理预期,上述行为违反了多条相关规定。时任董秘吴泓越未能勤勉尽责,对公司上述违规行为负有责任。上交所决定对力鼎光电及吴泓越予以监管警示。

  同日,力鼎光电还披露了一则减持计划公告。公司持股5%以上大股东厦门伊威达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伊威达合伙”)计划按市场价格减持不超过1200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95%。其中,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400万股,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800万股,均自公告发布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实施。

  公告显示,伊威达合伙为力鼎光电控股股东厦门亿威达投资有限公司的一致行动人。截至本公告日,伊威达合伙持有公司股份799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64%;控股股东及其所有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股份约3.6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8.63%。

  行业增长遇瓶颈

  资料显示,力鼎光电自成立以来专注于光学镜头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2020年7月登陆上交所,发行价格为9.28元/股,IPO募资净额约3.56亿元,用于建设“光学镜头智能制造项目”和“研发中心升级项目”。

  力鼎光电在募投项目延期公告中表示,光学镜头智能制造项目已于2023年末开始逐步进入正常生产状态,但目前项目在稼动的生产仅有公司镜头成品的前端光学元件生产环节,项目建设进度较原计 划有所延后,为保障募集资金合理使用,遂将项目建设延期。

  记者注意到,力鼎光电在2023年年报中表示,当前光学镜头行业增长遇到瓶颈。

  力鼎光电表示,光学镜头具有极强的下游联动性,行业的发展与下游应用领域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变化紧密相关。目前,智能手机、安防视频监控、车载成像系统仍是光学镜头三个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

  随着近年来智能手机这一光学镜头最主要的下游市场逐渐步入替换需求为主体的存量竞争市场,市场出货量持续下降,对光学镜头的需求减少,因此近年来我国光学镜头行业市场规模整体呈波动态势。

  2023年,光学镜头行业更是遭遇了来自终端市场的预算压缩,各镜头厂商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力鼎光电全年实现营收6.04亿元,同比微增3.23%;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下降1.27%。

  审读:程竹

  编辑:亚文辉

校对:张利静

监制:宋兆卿

责任编辑:吴思楠

  5月8日,秦刚对伯恩斯强调,当务之急是稳定中美关系、避免螺旋式下滑,防止中美之间出现意外,这应该是中美之间最基本的共识,也是国与国、特别是两个大国相处必须要守住的底线。

  周忠和表示,基金委还应扩大面上项目的资助率和资助强度,其单项资助强度曾一度达到八九十万元。近几年,基金委资助资金的总池子逐年扩大,但面上项目被其他各类项目所稀释。2021年,基金委面上项目总资助金额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拨款的49.3%,十年前,这一数字能达到66.5%。

  鉴于CSIS多次对涉华议题捕风捉影甚至闹出笑话、诚信早已扫地,其炒作者几乎不加掩饰的政治用心世人看得很清楚,加政府应该很明白这次的报告究竟是怎么回事,稍有一定判断力的人都是不可能采信它的。但加拿大外交部门却基于不实指控煞有介事地召见我驻加大使,甚至还称考虑驱逐中国相关外交官,这番操作被西方媒体大量报道,事实上配合加反华政客以及华盛顿完成了一次对中国的抹黑攻击,人为制造出了一场本不该出现的外交风波,产生了恶劣影响。

  数据显示,江苏2022年GDP迈上12万亿元新台阶。2023年一季度全省GDP同比增长4.7%,比去年同期回升0.1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回升1.9个百分点,连续3个季度增速稳步回升且回升幅度明显增大。(完)

  近年,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大城市为中心城市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又称“中三角”)加快协同发展步伐,优化轨道交通体系布局、推进居民身份互认、优质医疗资源共享等举措稳步推进。

  中国元首昨天在通话中再次强调,这实际上也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他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反复重申的一贯立场: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核心立场就是劝和促谈。对话谈判是唯一可行的出路。世界有目共睹的是,中国元首本人早就躬身入局,运筹帷幄,就危机相继提出了“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鉴于昨天中国元首最新强调的“三个不会”,在全球舆论场上引发如此强烈的关注与回响,我个人认为,它和前面提到的“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也应一体并置,还包括在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中方发布的十二点立场文件,共同构成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方案,是一整套大国立场与决策逻辑。俄乌危机延宕一年多,之所以至今没有平息迹象,不但直接冲突方死伤惨重,代价高昂,外溢影响与冲击也在持续扩散,尤其在能源与粮食市场,整个世界都在为此埋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自外部世界的助推,隔岸观火置身事外的国家有之,拱火浇油加剧冲突的国家有之,趁机牟利大发战争财的国家更有之,美国不是有人公开鼓吹“不惜打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吗? 

陈圣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