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信息星进入近地轨道 将在太空中验证通信新技术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6-01 13:39:04

中新网上海5月31日电(陈静 汪祯仪)31日,谷神星一号遥十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将极光星座01星、02星激光通信试验遥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成功。

其中,“极光星座01星”还有一个名字——复旦信息星,是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下文简称:信息学院)的冠名星。中国科学院院士、电磁波与遥感科学专家、信息学院教授金亚秋为之命名。

据介绍,复旦信息星作为“极光星座”12颗卫星发射计划中的“01星”,在轨期间将重点探索星间激光通信和卫星光学遥感。到发稿时止,这颗满 载新技术、新方案、新仪器设备和新材料的通信遥感“试验星”已到达535公里高度的近地轨道。在太空环境中,“极光星座01星”缓缓展开太阳能帆板,露出金亚秋设计的LOGO。遥测数据显示,各分系统状态良好。

接下来,两颗卫星迅速拉开彼此距离,建立稳定的激光通信链路,验证从300公里至4000公里不同星间距下宽带星间激光通信,测试星间业务数据的高速稳定传输。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复旦信息星的载荷和平台由金亚秋院士团队领衔的复旦大学上海市科委低轨卫星通信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教委低轨卫星通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北京极光星通科技有限公司、航天八院805所下属埃依斯公司等联合研制。

“很多通信的新技术,终于有机会在太空中验证了!”复旦电磁波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俊文兴奋地表示,“在轨期间,复旦大学将联合极光星通团队开展星间激光通信链路测试和验证,构建激光通信在轨实验平台,开展在轨激光通信的先进信号处理研究。”

据了解,复旦信息星在太空中收集的实验数据将通过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交叉二楼楼顶的卫星遥感数据接收站传回地面。这个5.4米口径的抛物面天线,能将卫星发射的数据信号有效接收、聚焦、传输至学院机房,供各实验团队进行后端信息处理,形成“卫星地面站—星间—星地—天地一体”数据闭环。

得益于低轨卫星高度与摄像头精度,目前的红外遥感已能够形成较高分辨率的地面图像,加以规范合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将在森林火灾、自然灾害的预警重建,安全城市、智慧农业建设等智能场景应用中大放异彩。

据透露,复旦信息星的发射“只是一个序幕”,信息学院的下一颗技术试验星正在筹备中。(完)

  如今,“保险+期货”的保障网越织越广,覆盖越来越多的品种、地区和农业人群。

  一直以来,北京以博大、开放和包容的城市精神,形成了既传统又多元的“和而不同”的艺术气质。绘画、建筑、雕塑、文学、音乐、戏剧……各类艺术形式在这座城市建构了枝繁叶茂的艺术生态,并与其他领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正是从关心全人类命运与人类文明新发展坐标出发,本次双年展力求从全球与在地、城市与精神、观念与技术、青春与创造、生态与美学、传统与前卫、民族与文明等多重议题切入,通过综合艺术展览的形式实现各类型艺术形式和观念的共生,最终呈现中国乃至世界璀璨的当代文化。同时,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也展现了北京作为首都,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不断开创文化艺术新局面的魄力与责任感。

  2022年12月30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以信托目的、信托成立方式、信托财产管理内容作为分类维度,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共计25个品种,并对存量业务整改设置了3年过渡期。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时回应了存量融资类信托整改安排等热点问题。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3/33/13671967512047827553.jpg" alt="" />

  除了偶尔出门买个菜,这两天杨红丽基本都窝在家里。她听到一种说法,最终80%到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就看我们能不能成为剩下的10%到20%。”

  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迟骋向记者介绍,“现在病人数量多、病情重,我们最多一天接近50辆救护车,救护车送来的都是急危重症患者。”

林珍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