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弟子”走进浙江宁波花式过端午 感受地道中国味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6-08 12:59:11

  中新网宁波6月7日电(林波)折粽叶、填米饭、打绳结……端午临近,“洋弟子”们走进浙江宁波花式过端午,感受地道中国味。

  在宁波市江北区外滩街道盐仓社区内,粽叶飘香,歌声悠扬,来自摩洛哥、马来西亚、南非等国家的十余位国际友人与社区居民齐聚一堂,讲民俗、包粽子、玩转非遗,共庆端午佳节。

  在阿姨们手把手教学下,来自摩洛哥的留学生利亚斯连包了三个粽子,“这是我第一次学习包粽子 ,挺有意思的,多练习几次就会了”。

  包完粽子后,利亚斯还将粽子“打包”带回学校,与其他朋友一起分享。

  “端午节就要吃粽子,甜咸我都喜欢。”来自西班牙的“中国女婿”乔恩在该社区生活了十余年。活动现场,他用带来的手风琴为大家演绎了一曲《我爱你中国》,“虽然也会想念在西班牙的家人,但现在我的家在中国,我很爱中国,也很爱中国美食”。

  据盐仓社区党委书记魏柳燕介绍,该社区内居住着较多国际友人,平时也会开展活动让大家更好融入社区,“恰逢端午佳节,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互动,让国际友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无独有偶,在宁波市奉化区锦屏街道长岭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身着传统汉服的“洋弟子”们好奇地围聚一起学习包粽子,一招一式学得有模有样。

  “我们是第一次教国际友人包粽子,没想到他们包得很专业!”形状各异、憨态可掬的糯米粽让有着40年包粽子经验的当地居民钱霞连连称赞。

  “粽子软糯糯的,跟我家乡的米糕饭有点相似,我相信粽子在我的家乡也会大受欢迎。”来自毛里求斯的“洋弟子”理查品尝碱水粽后如是说。

  “不管是我身上的汉服,还是艾草船,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和独特。”来自罗马尼亚的“洋弟子”米茹娜受访时表示,平时她也经常将生活中的点滴通过照片的形式与家人分享,“希望下次可以带着家人实地感受中国文化之美”。(完)

  <strong>下姜村的发展认同:不让一个人掉队</strong>

<strong>  受访者简介:</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重庆12月31日电 (张旭)记者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2月31日起,渝利铁路黄水站(原名沙子站)增设客运设施工程正式投用并开通客运业务。

  记者31日在白云山鸣春谷看到,此处结合玉兔纳福、绿色生态、时尚潮流元素,同时融入丰富的科普互动功能,在可憩草坪、山顶广场、白云晚望打造一系列网红地标,缔造生态云山与祥和新年交织的瑰丽图景。

  苏浩解释,这种“开放区域主义”是以区域认同为基础来实现东亚向外部开放,以实现亚洲整体外交建构,与欧美的“区域主义”概念不一样。

  据介绍,清华大学科技伦理委员会是为落实国家《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学校科技伦理治理体系、提升科技伦理治理能力而设立,是统筹规范学校科技伦理治理的学术机构,履行科技伦理管理主体责任,行使科技伦理治理体制机制建设、科技伦理审查和监管、科技伦理教育和宣传等职权。委员会致力于提升学校科技伦理治理能力,有效防控科技伦理风险,倡导开展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推动科技向善、造福人类,促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叶易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