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何时祛掉虚假广告的斑

来源: 新京报
2024-06-08 17:33:23

  辛音

  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一款名为“泊蝶肤研美白祛斑霜”的产品广告近日出现在多家视频平台,其频繁出镜的广告代言人有多个姓氏和身份:时而标称“泊蝶董事长屈总”,时而变身“肤研淡斑顾问”,还会变成“泊蝶董事长陈总”、“泊蝶肤研董事长李总”。这还只是一个账号下的内容,在其他账号的视频广告中,他还身兼多家祛斑产品董事长。

  从单个视频来看,像模像样的讲述,西服革履的穿着,古董架、老板椅等背景板,还真容易让人对其身份信以为真。可看过多个画面就会发现,一模一样的面孔、如出一辙的脚本、完全不同的头衔,足以将其骗人本色暴露无遗。这倒真像两年前屏幕上刮起的那股“神医”卖药风:一个个顶着“传人”、“专家”的头衔,摆出一副救民济世的架势,到头来一查,尽是群众演员和带货骗子。

  从“祖传神医”到淡斑董事长,短视频平台怎么就揭不掉“骗子跑马场”的标签了?除了虚假广告,还有胡编乱造的励志故事、东拼西凑的情感讲述、自诩成功的导师讲解、挑动网友情绪的段子摆拍……什么时候,短视频网站沦落为“虚假劣质短片大赏”了?这些视频,要么以畸形的姿态追逐着流量,以求早日变现,要么直接上链接、敛不义之财,甚至形成了各种难以彻底清除的黑产链。就拿这个变姓老总来说,他背后显然有专门的包装、道具和策划团队,有不同的自媒体账号当大喇叭,有不同名称的化妆品经营者把他当作摇钱树。平台任由此类视频走马灯般轮番上演,总是象征性地封几个号,却不在内部机制上做实质性的整改,很难不让人质疑,这个一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平台,也是黑色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

  平台的自觉监管指不上,就只能寄希望于监管部门了。毕竟短视频的用户群过于庞大,就算网友普遍提高了警惕,100个人里只有1人被骗,也足够骗子赚得盆满钵满,足够一个普通人在清醒的一瞬 后悔莫及。相关部门应在法律层面给出明确界定,在执行层面毫不手软,用罚到肉疼的手段,发出真正把欺诈者震出屏幕的威慑力。

  今年是“乙类乙管”之后的第一个春节,我们终于走过了最艰难的三年抗疫,即将告别过去的辛酸与艰苦,迎来能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新起点。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3/2849401588.jpg" alt="" />

  截至发稿,《熊出没:伴我“熊芯”》上座率最高,达到58.7%,超过了2022年同期上映的系列作品《熊出没·重返地球》。《满江红》、《流浪地球2》上座率也均超过40%。

  22日上午,伴随着汽笛长鸣,一列由105节车厢组成的“钢铁长龙”缓缓启动,这是一列满载煤炭的万吨大列。

  一位旅行社工作人员表示:“预计春节后大批出境游产品将正式上线。”

年味更是团圆味

薛木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