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民乐迷“复活”古代阮 国风遗音走向海外

来源: 证券时报
2024-06-15 10:56:47

  中新社南宁3月17日电 题:“90后”民乐迷“复活”古阮 国风遗音走向海外

  作者 黄令妍 王伟臣

  “古调何人识,初闻满座惊。”白居易作《和令狐仆射小饮听阮咸》,表达对美好阮乐的赞赏。

  广西南宁“90后”民乐迷黎豪对存世不多的中国古代阮产生兴趣,努力复原宋阮。如今,他制作的仿古乐器不但受到身边年轻人喜爱,还漂洋过海,再现遗失的音律。

  走进黎豪的工坊,一幅《竹林拨阮图》映入眼帘,墙边陈列着制作好的仿唐阮和宋阮,制作间内摆放金丝楠木、鸡翅木等不同材 质、颜色的木料。

  黎豪告诉中新社记者,阮是一件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乐器,音色圆润悠扬,但少有人了解,在当代经历了改良。大学时期加入民乐社团,他第一次听同学演奏现代中阮,就被其丰富的表现力打动。“古代的阮是什么样的?”黎豪萌生了好奇。

  2022年底,黎豪凭借向民间艺人学习乐器制作的基础,开始研究制作仿古乐器。通过翻阅资料,他发现唐代传下来的阮还有少量珍藏,但宋阮则找不到原件。他在旧书平台花千余元人民币淘到外国出版的记录有唐阮照片、图纸、详细尺寸的书籍,掌握了制唐阮的关键信息。

  不过,“唐阮和宋阮有较大区别。”黎豪介绍,唐阮造型圆润,颜色鲜艳,多有宝石镶嵌。而古画上的宋阮,造型相对纤细,以黑色为主。这些差异,让黎豪无法仅以唐阮为参照物复原宋阮。他只能把古人抱着宋阮的画面裁剪出来,扩成真人大小,再从多角度对比,取出近似的尺寸参数。

  古乐器原件的木材、用漆往往非常名贵,黎豪决定用相似硬度的木料来代替。为寻找合适的木材,有时他还会爬上一些废弃老房的房梁取材。解决了琴身的“木工活”,宋阮的音色又该如何调试?黎豪参考唐阮的试奏录音,以及专家对唐阮定弦的研究,经过反复对比,最终采用特定粗细度的蚕丝弦,得到了自认接近古貌的宋阮声音。

  选材、斫制、上漆、调音……复原乐器的过程中,黎豪在社交平台分享制作日常,发出自己弹拨阮的视频,引起圈内爱好者关注。尽管一把琴从开始备料到制作完成需至少一个月工期,仍有不少人希望能订购。

  黎豪介绍,随着近年来国风逐渐受到年轻人欢迎,汉服热出现,与之相匹配的民乐器也获得青睐,他所制作的仿唐宋阮、仿唐琵琶,购买者多为“90后”“00后”。“除了研究或从事乐器演奏的人,一部分爱好者不会弹奏,却愿意将它们陈设展示、收藏。”他说。

  黎豪的作品还吸引了海外买家,销往日本、法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等地。他介绍,一名日本客户最近正在学琴和筹备活动,准备演出展示仿宋阮。

  为让仿古样式的阮适宜演奏偏现代风格的曲目,推动“出圈”“出海”,黎豪亦尝试使用钢弦替代传统丝弦,“古今结合”,希望更广泛传播中国音乐和传统文化。(完)

  其中,西安市新城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工业增加值增长17.5%。该区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莲湖区工业稳中有进,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实现252亿元。该区商贸业持续回暖,社消总额实现496亿元,春节期间游客增长285%,旅游市场强势恢复。

  1935年2月21日至4月21日,梅兰芳大师应邀率剧团赴莫斯科、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演出访问,盛况空前。梅兰芳此行期间先后与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等会面交流,苏联文艺界还专门召开了一次梅兰芳表演艺术座谈会。

  新华社记者武思宇

  (二)在院新冠病毒感染阳性重症患者结果。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中,重症患者数量于2022年12月27日至2023年1月3日期间每日增量近1万,1月4日增量明显下降,1月5日达到峰值12.8万,随后持续下降,2月6日下降至0.2万,较峰值下降了98.1%(图3-2)。

  当下,烟花秀正逐步成为旅游市场一大卖点:长沙打造“浏阳花炮”品牌,以橘子洲为载体,展示长沙的旅游魅力;称为“点亮奇梦:夜光幻影秀”的上海迪士尼烟花秀吸引着各地的游客,成为迪士尼文化的重要符号。

 <strong>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strong>

张成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