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创资讯:省内供应缺口扩大 山东猪价连续上涨

来源: 舜网
2024-05-31 10:29:05

  【导语】5月份山东地区生猪供应缺口扩大,散户空栏率较高,规模养殖企业生猪出栏计划缩减,叠加二次育肥补栏入场,助推猪价连续上涨,屠宰企业被迫增加采购省外猪源。截至5月30日,山东生猪出栏均价为17.96元/公斤,超过广东为代表的南方销区市场。

  5月份山东与全国生猪价差扩大

  进入5月份以来,山东地区生猪价格以上涨为主,山东生猪均价由4月30日的15.01元/公斤最高涨至5月29日的18.06元/公斤,累计涨幅20.32%。全国外三元生猪交易均价由4月30日的14.79元/公斤最高涨至5月29日的17.57元/公斤,累计涨幅18.80%。如图1所示,进入5月份后,山东地区猪价上涨速度较快,月内涨幅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与全国均价的价差逐渐扩大。

  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山东与全国生猪价差由5月6日的0.23元/公斤最高增至28日的0.64元/公斤,截至30日,5月份山东与全国生猪价差平均为0.39元/公斤,环比上月扩大0.15元/公斤。因2023年四季度猪病影响,北方地区生猪存栏受损,导致2024年春季过后北方地区生猪供应出现缺口,尤其5月份山东地区标猪供应断档,屠宰企业收购不畅,支撑猪价上涨。

  山东地区生猪存、出栏均减少

  2023年四季度猪病影响能繁母猪及中小体重生猪存栏受损,山东地区受损幅度较其他地区更为明显。2023年11-12月份,养殖企业加速出栏中小体重生猪,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山东地区代表规模养殖企业12月生猪出栏量达到132.31万头,较10月增幅36.43%。随着中小体重生猪提前出栏,2月份开始,标猪出栏有所断档,叠加春节假期影响,2月份山东样本企业生猪出栏量环比降幅50.01%。3-4月份山东样本企业生猪出栏量虽有恢复,但仍较春节前出栏高峰期下降36.00%左右。5月初卓创资讯调研山东代表养殖企业5月生猪出栏计划环比减少4.69%,规模养殖场生猪出栏较春节前显著缩减。

  卓创资讯监测山东地区样本养殖企业4月份生猪存栏量为603.71万头,环比降幅1.64%,同比降幅16.46%。卓创资讯评估2023年四季度山东地区生猪存栏受损程度规模场与散户比例约为3:7,因此散户存栏受损更为严重,加剧了春节假期过后山东生猪供应紧缺,且2-4月份空栏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为5月份二次育肥补栏集中入场提供了空间。

  省内生猪供应缺口较大,刺激二次育肥补栏热情

  山东作为全国生猪屠宰第一大省,屠宰企业分布数量众多。据卓创资讯监测,2023年山东前15屠宰集团年度屠宰量超过3000万头。在强大屠宰能力的支撑下,山东本地生猪供应不足,支撑省内猪价快速上涨,由于省内供应缺口较大,屠宰企业被迫增加省外生猪的采购数量,山东猪价一度超过周边的销区江苏市场。

  由于2023年持续去产能,叠加四季度猪病存栏受损的影响,2024年生猪出栏量或逐渐减少,在此预期支撑下,养殖端对2024年下半年看涨信心较强。由于年初中小散户空栏率处于较高水平,增加了二次育肥的操作空间,5月开始,山东地区二次育肥集中入场。根据过去3年二次育肥补栏特点来看,每年中秋节后为全年二次育肥补栏的最旺季,5月份为次高峰,但2024年5月份二次育肥补栏量较往年同期显著提升。据卓创资讯评估,2024年5月份二次育肥补栏量同比提升50%以上,山东地区专业二次育肥养殖户补栏进度已完成85%左右,对生猪价格的上涨起到了助推作用。由于二次育肥补栏接近尾声,后期二次育肥补栏对猪价支撑效果或减弱,且二次育肥生猪陆续进入出栏阶段,或抑制6月份猪价上涨空间。

责任编辑:李铁民

  在八字桥乡后曲村,记者偶遇正在果园里直播带货的主播许玲玲。许玲玲正拿着手机,通过短视频平台介绍家乡的金柑,“11月金柑上市以来,每个月都会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销售200件、近千斤鲜果。”

  一方面,事件发生后,卢拉政府得到了拉美国家和全球主要大国的普遍声援,包括美国政府也表示将和卢拉政府合作。另一方面,随着针对该事件的调查深入,巴西极右翼分子和极端势力预计会遭到重大打击,一些右翼政党也与极右翼划清界限,这些对卢拉团结国内党派和民众都有积极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运河绿道近日跻身第六届“浙江最美绿道”评选榜单,富阳水上运动中心则被列入2022年度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优质工程)名单。这两项殊荣,让人不禁思考“杭州亚运会将留下什么”这一现实课题。眼下看,杭州亚运会科学推进筹办工作的脉络十分清晰:即以亚运筹办的高标准多为群众谋福祉。

  听到有食物,一旁赵先生的小儿子兴奋地嚷嚷了起来:“我想吃奶奶家的风干鸡和鱼糕。”“快了快了,我们的列车12点就开咯!”说着说着,一家人走向了候车厅。

  <strong>安全是豪华的底线,最良心的国产好车</strong>

  《2022中国留学白皮书》显示,2022年留学人群的学业规划更加多样化,同时关注多种升学途径、做好两手准备的群体占比超四成。在申请本科及以上阶段意向群体中,不少人还会考虑中外合作办学、海外高校在国内分校的项目,以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黎怡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