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水塔”青海:生态环境状况持续稳定向好

来源: 上观新闻
2024-06-12 22:37:45

  中新网西宁6月12日电 (刘红 孙睿)青海省生态环境厅12日对外表示,“中华水塔”青海省生态环境状况持续稳定向好。

  地处世界屋脊的青海省,平均海拔4058米,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北部横亘青、甘两省“生命之源”祁连山,东北部是中国内陆最大咸水湖青海湖,西部是中国“聚宝盆”柴达木盆地。

  据介绍,近年来,青海省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在较高水平上的改善。

  2023年,青海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6.6%,PM2.5平均浓度为18.7微克/立方米。35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100%,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0。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分别为100%、99.56%,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94.8%,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9.9%。生态环境总体安全,未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和辐射安全事故。

  近年来,青海省全力推动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截至目前,5项典型案例整改和1192件信访举报件办理已取得明显进展。从严从实抓好第一、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2021年黄河警示片9项问题已完成整改,2022年警示片11项问题整改完成9项。省级例行督察问题整改完成率为82%。两轮黄河“体检”整改完成率分别为89%、67%。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发现问题全部完成整改。

  同时,青海省制定实施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总体规划,发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在即,协同推进青海湖国家公园与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创建。并制定实施巩固提升青海生 态环境保护成效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美丽青海建设。成功申报湟水流域山水工程项目;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下降”;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完)

  有报道指出,在中国作为主席国背景下通过了“框架”,体现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不断增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以及对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负责任的大国态度。“框架”的通过再次强调了地球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也彰显了中国一贯秉持的应对全球问题应团结一致的原则。

  Japan

  零工人员,是指从事家政服务、建设安装、物流或企业临时性、季节性用工等零工兼职工作的非全日制就业及新业态行业的灵活就业人员。2022年7月,人社部等五部门专门印发《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 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的意见》,对完善零工市场建设提出要求。

  零工人员,是指从事家政服务、建设安装、物流或企业临时性、季节性用工等零工兼职工作的非全日制就业及新业态行业的灵活就业人员。2022年7月,人社部等五部门专门印发《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 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的意见》,对完善零工市场建设提出要求。

  问: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概括新的一年全国工商联将开展的主要工作,这个词是什么?具体如何阐释?

  近日,上合组织秘书长张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上合组织的成员国都愿意为解决俄乌冲突创造有利条件。上合组织成员国因为共同的价值观而团结在一起,所以大家在国际及地区问题上的立场必然是相同或相似的。

杨子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