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让科学家精神薪火相传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6-04 22:29:44

  【光明时评】

  作者:姚昆

  “国字号”博物馆又添新成员!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这一天,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并举办首展系列活动,引发广泛关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是世界首个以国家名义为科学家群体建立,旨在展示中国科学家形象、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科技工作者精神殿堂的国家级博物馆。

  科学家精神并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词语,而是体现在一个个科学报国、科学强国的生动事迹中。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的筹建始于一份份资料采集,历经多年积累最终建成。据了解,博物馆首展包括1个主展和5个专题展,其中主展分为“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和“漫漫采集 岁物丰成——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专题展”两大板块,以“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首批研究成果为基础,共展出190余位科学家的400余件(套)实物、400余张珍贵图片以及有关科研单位提供的10余件大型展品。置身其间,透过文物、文献等珍贵史料,我们对中国科技发展重大事件有了更全面认知;看着书信、手稿、著作,我们得以了解科学家们的学术成长历程;循着科研奋斗者的足迹,我们的内心升腾起深深的敬意。

  博物馆正是这样一座桥梁,连接历史、现在和未来。人们徜徉其中,在所见所闻中理解何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并获得走向未来的力量。我国的科技发展史,也是一部科学家精神的见证史、书写史。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天眼”问天到“蛟龙”探海,从长桥远架到高铁飞驰……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接续奋斗,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弘扬科学家精神,要切实将博物馆资源用好用活。充分发挥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在采集史料、收藏史料、学术研究、展览展示、教育教学、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功能,综合运用好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升展示传播效果;注重科学家博物馆体系建设,通过组建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联合体,带动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和相关教育科研机构等形成合力,讲好科学家故事,让科学家精神浸润更多人的心田。借助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建成开馆这一契机,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价值导向和示范引领作用,鼓舞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传承精神火炬,勇攀科学高峰。将科学家 精神这一宝贵精神财富,化为砥砺前行的信心和力量。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定会持续壮大,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也必将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图尔库街头的春节氛围并不浓厚,只有一小部分市民在当地华侨华人的带动下,参与到庆贺春节的活动中。”黎安婷介绍,她所接触到的大部分芬兰民众对中国了解还不深入,但不少人因为中餐或春节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

  这片街区以天津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契机,打造文旅商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人气持续攀升。

  2023年伊始,韩国总统尹锡悦曾就核问题发表与美国立场背道而驰的言论。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刘卫东分析称,韩国在朝核问题上与美国的立场一向有微妙差异,韩国与朝鲜是邻国,态度不可能像美国一样强硬。奥斯汀此行正是为让韩国放心。

  市场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我国有14亿多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保持在1.2万美元以上,有4亿多人的中等收入群体,正在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得益于庞大的国内汽车消费市场和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产销量保持全球第一。移动物联网终端连接数达18.45亿户、占全球总数的70%,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加速推进……从拼数量到拼质量,从谋速度到谋效益,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充分利用和发挥需求优势,正形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雄厚支撑。

  “在调车作业中,江师傅总是十分的‘唠叨’,电台里总是有他询问声,我跟我搭档有时候都有点儿烦!”肇庆车务段小塘西连结员杨裕昆咧着嘴笑道,“但我们还是在他的提醒下,安全地完成了一趟趟调车作业。”

  2009年,卫杰应征入伍,成为原武警消防部队一员。因平时训练刻苦,综合素质突出,逐步成长为临汾市、晋城市基层消防站骨干队员。

林冠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