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新十年:多国留学生在古都西安畅谈“丝路情缘”

来源: 杭州网
2024-06-26 05:12:27

  中新网西安6月25日电 题:“一带一路”新十年:多国留学生在古都西安畅谈“丝路情缘”

  作者 刘洋

  24日晚,华夏文旅西安度假区内,鼓声阵阵,丝竹声声。一场融合鼓乐、舞蹈的实景歌舞演艺秀《驼铃传奇》正在上演。

  6月23日至26日,青海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来华留学生开展“重走丝绸之路 拥抱千年文明”研学实践系列活动,来自10个国家的18名留学生来到古丝绸之路起点——陕西省西安市,开始实地探访古丝绸之路历史遗迹,沉浸式感受丝路文化魅力与中华文明悠久历史。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多国留学生讲述着他们的“丝路情缘”,感受着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变化与勃勃生机。

  历史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外的重要通道,沿线文化交流密切。它起始于古代中国长安,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路上通道。

  24岁的土库曼斯坦留学生ASHYROV YSLAMKERIM(柯力)如今在青海民族大学攻读汉语言文学本科学位。他说,在古代,他家乡的商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进行贸易。“如今,我也沿着这条路来中国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路线,更是不同文化合作的象征,让沿线地区互联互通,非常了不起。”巴基斯坦留学生HAFIZ RIZWAN SULEMAN(马龙)说,“我的国家也与丝绸之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我对丝路文化有着深刻的共鸣。”

  初见马龙,是在聆听西北大学《丝绸之路与文明互鉴》专题讲座上,这个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巴基斯坦小伙,在中国留学、生活多年。马龙说,他爱中国的历史、美食,也爱热情的中国人。“以后我要在中国工作,我还有很多梦想要在这里完成。”

  在马龙看来,历史上中国和巴基斯坦就通过丝绸之路建立友谊,而如今共建“一带一路”更是一座加强两国经贸合作、民心相通的桥梁。“共建‘一带一路’为越来越多的巴基斯坦青年打开了一扇大门。”他说。

  2024年,共建“一带一路”进入新的十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入,像马龙一样选择来中国深造和定居的留学生越来越多。

  骊山、华清宫、兵马俑……老挝留学生CHANHOM VADSANA(林川)计划毕业之际邀请家人来中国走一走、看一看。“文化交流可以增进不同国度的相互了解。”他说,从小他就很喜欢中国历史文化,如今林川自己与弟弟都在中国学习。

  美国留学生TRENT UKASICK JORDAN(安仁泰)说,古丝绸之路是一条重要的历史通道,连接东西方,促进商品和文化交流。“相信从历史中走来的‘一带一路’,会以文化交流为纽带,推动合作共赢。”(完)

  个头娇小的她对自己要求高,也是众多学徒眼中的“严师”。在童相珍看来,打工者都应该有一技之长,自己乐于将十几年的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每一位新手。“‘喂麻’就要沉下心去练,当你放进去的每一团麻大小重量都差不多时,就出师了。”童相珍说。

  2022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中国空间站三舱三船组合体在近地轨道上巡游。这座百吨级、工作生活空间超过100立方米、综合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的空间站,是人类目前在太空仅有的两个空间站之一,体现着中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

  在差旅服务行业经营26年的杭州萧山票务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飞燕也认为,通过三年疫情的洗涤,纯卖机票的代理人已经没有生存空间了,必须转型成为差旅服务商才能体现更大的价值,在下一轮竞争中做好准备。

  风雨桥,是侗族建筑“三宝”之一。芷江,作为以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地,龙津风雨桥是其地标性建筑之一,当地的百姓喜欢聚集在此唱歌、跳舞,欢度春节。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3/20/1040326982611095320.jpg" alt="" />

  这段话出自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赖雅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