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145名乡镇农技定向生毕业 为乡村振兴“输血”献技

来源: 天眼新闻
2024-06-21 20:34:44

  中新网南宁6月21日电(黄昕洋 谭均丽)6月20日,2024届广西乡镇农技人员定向培养毕业生毕业典礼暨欢送座谈会在南宁市举行。145名乡镇农技定向生毕业,将扎根基层,开展技术示范推广、指导服务工作。

  多年来,广西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普遍面临着履职和服务能力不强、人员队伍机构不优等问题,基层农技人员“招不 来、留不住、用不上”问题比较突出,基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专业技术人员定向培养建议呼声比较强烈。

  为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优化乡镇农技人员队伍结构,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服务农业强区建设能力,自2020年开始,广西在全区实施广西乡镇农技人员定向培养计划。定向生录取后,与培养院校和所在县区签订协议,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安排培养经费,定向生学习期间享受“三免一补”政策(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免教材费,补助生活费)。定向生毕业后,由协议县(市、区)按协议安排在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就业,纳入事业编制实名制管理,需在签约乡镇推广机构服务工作5年以上。

  广西在实施乡镇农技人员定向培养计划中,根据各地乡镇农业事业单位编制空缺及农技队伍人才需求情况,由各地申报年度需求计划,自治区根据各地需求计划下达年度招生计划。定向生培养委托广西大学、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制造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培养院校,分别培养定向生本科生和专科生。

  “今年我们有145名定向生毕业,其中包括首批毕业的44名本科生。他们将回到家乡、回到基层一线开展技术示范推广、指导服务等工作,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推进乡村振兴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唐咸来表示,乡镇农技人员定向培养计划为广西乡村振兴“量身定制”了一批实用型专业人才。

  据悉,2020年以来,广西已累积招录乡镇农技人员定向生566人,其中本科生184人、专科生382人,为基层培养储备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其中,2023年首届186名乡镇农技人员定向培养毕业生已完成入编上岗。(完)

  有趣的是,有些地方过年时要吃“五辛盘”,是由生韭、生葱、兴蕖、薤以及蓼蒿五种植物组成的凉拌菜,有些也用葱、蒜苗、姜、椒和芥。

  医药“制造”变“智造”

  1月22日为农历大年初一,香港市面新春气氛十足,位于大埔林村的许愿广场人头涌涌,大批市民及游客向许愿树抛“宝碟”,祈求事事顺利。湾仔区街坊福利会在湾仔罗素街行人专用区举行“龙狮舞动”迎新岁活动,表演者舞动龙狮吸引市民驻足观看。

  <strong>李牧:</strong>从华人抵达住在国的第一天,春节习俗便在当地扎根。以加拿大纽芬兰地区为例,1895年8月,第一批华人移民抵达,1896年2月14日,纽芬兰地方媒体《每日新闻》(Daily News)对华人移居当地后的第一个春节进行了报道:“高华新街的天朝人在本周三举行了一次特别的庆祝活动。他们采用的庆祝方式与我们不同,十分喧闹,吸引了很多人在他们的店铺周围观望。(他们的)洗衣店内灯火通明,(中国人)还燃放了烟火。”报道呈现了当地人对中国新年的复杂态度:对异文化的好奇交织着排斥。庆祝春节成为华人文化存在的标志符号,不时为当地主流话语所重述。

  歌曲《百鸟归巢》取自南音四大名谱之一,谭维维与“南音”艺术家将南音的唱腔、乐器与现代流行音乐碰撞交汇,呈现出百花齐放、百鸟归巢的吉祥盛景。中国色流传千年,凝固着中国人的审美和诗情,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追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赤橙青蓝紫,银珠、凝脂、缃叶、群青、玄天等中国色,搭配水袖、折扇、油伞、翎子与剑,以舞为语,以曲为韵,感受中国色彩丰蕴的文化内涵所带来的强烈视觉冲击力。

  市民:我就过来买点海鲜,虾啊,蟹啊,鱼啊。

朱诗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