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高温,斗酷暑”,如何运动防护?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19 00:44:09

  “战高温,斗酷暑”,如何运动防护?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研所专家为盛夏室外运动支招

  近日,一则知名艺人打网球中暑并导致受伤的消息再次引发人们对近日高温天气的关注。就此,记者采访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民体质与科学健身研究中心主任徐建方,他 表示,夏季天气炎热,室外运动时要避开高温时段。运动前要补水,运动后的恢复也不可忽视。

  人在运动时体内会产生热量,运动越剧烈产生的热量越多。夏季室外气温高,人体一旦无法及时有效向外散热,便容易发生中暑情况。

  徐建方说,在这个季节室外运动首先要选对时间,“一般而言,可以选择在清晨或晚上睡前的两小时进行,这时候气温也相对合适。要尽量避开中午到下午4点这个时间段。运动时,可以戴上遮阳帽、墨镜,减少紫外线直接照射。”

  运动前后必须补水

  为了预防出现中暑情况,及时地给身体补水必不可少。那具体该如何做呢?徐建方说,补水要贯穿运动的全过程。“开始前,可以喝一些电解质水或运动饮料,市面在售的均可,提高体内水分储备。运动时,应少量多次补水,特别是在室外进行时间较长、强度较大的运动时更需注意。每次的补水量约100毫升,不要喝太多,也别喝冰镇饮料。”

  徐建方特别提示,千万不可为了追求出汗效果或降体重,在运动前后不补水,这容易给身体带来损伤。

  先兆中暑停止运动

  运动过程中,身体出现什么症状时需要立刻停下来?徐建方说,如果身体出现大量地、快速地出汗,面色潮红、头晕、心悸等症状时,此时可能出现了先兆中暑,要立刻停止运动,转到阴凉通风地方降温。“如果休息一会儿还没有好转甚至有加重的情况,这时需要及时就医。”他说,“我建议大家找个同伴一起运动,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可以及时告知对方。”

  运动结束后,饮食上可以喝些清汤,补充适当的碳水化合物,保持血糖平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及时更换掉汗湿的衣服,不要贪凉防止寒气侵袭。此外,充足的睡眠不可少,这有助身体恢复。”徐建方说。本报记者 卓然

  (云南省纪委监委)

  河北省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长城是不可移动文物,属于人文遗迹,符合法律规定的“环境”范畴。石料公司的行为对长城历史风貌、环境风貌的破坏,不仅是对文物本身及周边环境造成危害,也是对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的侵害,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行为初始于民法典施行之前,危害后果一直延续,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依法应承担惩罚性赔偿。依法判决:石料公司立即停止对“明长城-紫荆关段”紫荆关保护范围内文物历史风貌、环境风貌及生态环境的侵害,拆除其位于长城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的石料加工厂;按照鉴定意见确定的修复方案及修复期限,将其破坏的生态环境修复至损害发生之前的状态和功能,如不能按期完成修复工作,则赔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717876.13元;赔偿林地生态环境功能损失费用528397.81元,并支付破坏生态惩罚性赔偿金528397.81元;在国家级媒体向社会公众道歉;负担鉴定费40000元。该判决已生效。

  截至1月31日,贝壳研究院监测的103个城市中,首套房贷利率低于4.1%的城市共30个,其中二线城市有8个。首套房贷利率降至3.7%的城市有4个,目前为全国商贷利率最低水平。

  “家长应该成为孩子近视防控的守门人。”李巧玲举例说,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眯着眼睛看东西、经常性揉眼睛、看电视越坐越靠前等情况,家长就应引起重视,“这时,应该去专业的眼科医院检查,而不应匆匆去眼镜店确诊是否近视,因为孩子的第一副眼镜对其视力至关重要。”

  2022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做到五个“牢牢把握”——

  当时,星云大师为千余名浙江大学学子发表了“禅是一枝花”的演讲,结合自己一辈子的弘法心路阐述了人间佛学的真谛。他呼吁大家不以善小而不为,要秉具慈悲心,从小事入手,多做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善事。

陈秀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