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斥资3.5万亿“强军壮武”,意欲何为?

来源: 金羊网
2024-06-25 13:27:38

  中新网6月24日电(史小敏 华丹)日本《读卖新闻》6月8日报道,防卫省于2023至2027年度列支高达3.5万亿日元(约合224亿美元)研发预算,重点用于研制远程岸舰导弹、高超音速武器、智能无人装备与技术,而这些大多是远程攻击武器和新域新质装备。

  美国纵容日本“往前冲”

  2023年被日方称作“根本性强化防卫力量建设元年”,此后日本军备建设骤然提速,持续投巨资发展远程攻击装备,究其缘由,动因有三:

  第一,为迈向“政治军事大国”奠基铺路。二战后,国际社会警惕和防范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不许其发展核武器、航母打击群、巡航导弹等进攻性武器。

  但近年来,美国对日“军事松绑”迹象渐显,日本趁机于2022年发布《国家防卫战略》,提出用10年时间生成包括防区外打击、无人作战、综合防空反导等7种核心作战能力。

  为推行这一战略,长期执政的日本自民党以“周边威胁”为借口,视邻邦大国为“空前战略挑战”,不断加快“强军壮武”步伐。

  第二,配合美军担负更多任务。以往美日军力部署呈“美主日从”的格局,日本军事战略与美国深度捆绑,特别是日本海上和防空力量,基本沦为美军在亚太的“反潜扫雷分队”和“防空反导分队”。

  但美国为规避潜在对手饱和火力攻击,计划将部分驻日军力撤出第一岛链,日本开始填补前者留下的军事真空。比如,驻冲绳的美海军陆战队约5000人将转移至第二岛链的关岛,而把一线“阻击任务”交给日本。

  对此,日方回应积极,不但加快向该国西南地区投入兵力装备,还在情报侦搜、防空反导、反潜扫雷、两栖与机降作战等领域与美加强合作。

  第三,经济层面的考虑。日本希望通过扩大自研装备出口来提振国内 军工产业活力,助推本土经济发

  以往,日本被禁止出口杀伤性武器,但随着军事战略朝着外向型、攻防兼备型转变,其想方设法引导企业自主研发新装备,减少对美依赖。

  如果这些“日货军品”能成功打入国际市场,既可攫取到稳定的高收益,还能刺激企业科技创新,从而对日本工业乃至整个经济产生拉动作用。

  日本既想要矛,又想要盾

  当前,日本正在打一套“组合拳”,即陆海空多维并举,自主研制系列化远程攻防武器和智能无人装备,相关动态值得外界密切关注,先说陆基装备——

  一是追求“远”。陆自现役12式岸舰导弹射程不到300千米,刚够封锁宫古海峡。按照自卫队的升级改造计划,新型导弹打击范围将扩至1500千米,并新增舰载和空基发射2个型号,真正做到陆海空通用化。

  据介绍,陆基新型导弹的升级改造工作将于2025年完成,海基和空基版本2028年之前定型,到2032年,陆自岸舰导弹营会从5个增至7个。观察地图不难发现,若将之部署在奄美大岛、宫古岛、石垣岛,势必对周边邻邦的海上舰艇、沿海地带,甚至内陆纵深区域都构成严重威胁。

  二是加速“快”。为突破对手防空网,日本加速研制高超音速滑翔弹。有资料显示,该型滑翔弹从地面发射到达一定高度后,从助推器分离的弹头凌空滑翔,从正上方向对手移动目标发起攻击。

  2023年,日本已开始量产射程数百千米的基本配置型滑翔弹,2024年末将组建高速滑翔弹营。

  同时,陆自还在加紧研制5马赫以上的高超音速武器,射程可达2000至3000千米,预计2027年后部署,以此组建“远程导弹部队”。

  三是注重“防”。如果说前述武器是攻击的矛,那么改进型03式中程防空导弹则是日方打造的盾。

  日本防卫装备厅计划2023至2027年开展研制,2028年前完成实战运用试验,也分为基本配置型和改进型两类。

  基本配置型预计2026年前列装部队,可用来应对新型近程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滑翔弹。而改进型则可拦截中程弹道导弹,为日本大中城市提供防空保障。

  进攻,进攻,还是进攻

  新型海空装备方面,日本也有一系列大动作——

  第一,建造搭载垂直发射型导弹的新型潜艇,强化水下防区外打击能力。

  海自设想列装新型潜艇后,每根导弹发射管可容纳7枚“战斧”巡航导弹或若干枚高超音速滑翔弹,以有效打击对手军事基地、战区指挥部、指挥信息系统、弹药库等重要目标,尽可能削弱对手反击能力。

  第二,研制各型机载巡航导弹,强化空地打击能力。

  未来10年,空自将大力发展空地和对舰攻击能力。当前,空自F-2战机配备ASM系列空射岸舰导弹,射程仅100千米,今后将升级为陆基12式岸舰导弹的机载型号。

  鉴于射程500至900千米的巡航导弹在中远程进攻方面优势突出,日本除引进美国与挪威共同研制的联合打击导弹(JSM)外,还大力研制防区外巡航导弹(JASSM-ER)和远程隐身岸舰导弹(LRASM)。

  特别是空自的F-35A隐身战机,未来搭载新型导弹后,或具备对周边国家五代战机以及地面、海上目标的防区外打击能力。

  第三,无人智能技术赋能,强化战斗成效。日本自卫队十分重视无人智能技术的开发运用,将之视为战斗力的倍增器。

  无人机方面,日本在无人机态势感知、敌情研判、自主交战等关键领域重点发力,希望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弯道超车。

  无人潜航器方面,日本正研制用于通信中继、水下反潜的新型装备。海自以“海洋环境探测”为名,已装备新型无人潜航器,下一步将突出军事用途,与声学测量船协同运用,夺取水下作战的非对称优势。

  无人艇和无人两栖突击车,日方的研发、列装速度也很快。近年举行的自卫队夺岛演习、日美“利剑-2023”联合军演中,海自无人艇屡次亮相,被用于航道封锁和秘密渗透。而在研的无人两栖突击车,号称能越过礁石实现全天候、全地形抢滩登陆,被鼓吹为“夺岛神器”。

  殷鉴不远,劝日方勿蹈覆辙

  如今的日本,又一次站在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而种种迹象表明,日本社会似乎弥漫着一股微妙诡异的气氛。

  1936年日本“二二六兵变”掀起刺杀潮,多名政要死伤,军国主义统制派上台掌权,从此走上全面侵华和对外战争的不归路。无独有偶,2022年7月,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街头演讲时遇刺身亡。2023年4月,陆自第8师团长坂本雄一因直升机事故坠海身亡。一连串事件使得日本国内政治空气骤然紧张,主张扩军备战的军国主义思潮浊流涌动,这一幕与当年何其相似。

  不仅如此,全面侵华前10年左右,日本也曾大规模开展装备自研,陆续列装了九六式轻机枪、八九式掷弹筒、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零式战斗机、伊型潜艇和多艘主力航母。正是这些新式武器,极大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狂妄野心。

  而今,日本当局无视日元贬值、物价上涨、民众生活承压的严峻现实,再次史无前例地大涨军费,投入巨资研发各种远超自卫需求的尖端装备,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殷鉴不远,奉劝日方汲取历史教训,勿蹈覆辙,同时希望其看清美国利用、操控日本的真实用心,莫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作者单位:陆军工程大学)

  蒙古族音乐家、国家一级作曲家乌兰托嘎从湖南本地音乐元素出发,以“澧水号子”中的经典乐句为原素材,用精美又干练的两段体曲式结构完成作曲。

  2月10日召开的湖南省林业工作会议公布了上述信息。去年,湖南有效应对经济下行、疫情冲击、极端气候等困难和挑战,积极融入和服务“三高四新”战略,全省生态提质增效,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540亿元,同比增长2.5%。

  针对淳安、汤阴、康定等旅游城市,春节期间,外卖平台也推出多项举措支持商家营业,发放春节促销红包补贴等。为了保障春节期间的配送,站点不但对在岗骑手安排了丰厚的稳岗补贴,还招募了返乡学生等担任兼职骑手。

  目前,小π机器人在计算题上的答题速度和准确率方面,已经能够提供接近满足实际使用的用户体验,在行业中处于领先位置。

  防疫: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提醒学生及家长在开学前7天开始做好每日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11类新冠病毒感染症状,要及时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如确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须如实报告学校,并延迟返校,不带病到校工作和学习。

  2022年,“反向旅游”一词在中国年轻群体中兴起,一些非著名旅游地点的小城镇走入人们视野,成为旅行的选择。相关媒体统计显示,“螺蛳粉”和“柳州”两个关键词频登热搜榜,柳州成为众多旅行者“反向旅游”的首选之一。

陈姵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