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搭建中医药文化交流平台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来源: 格隆汇
2024-06-08 02:01:36

  中新网贵阳6月7日电 (王秋旭)6月7日,贵州中医药大学举行“2024中-俄国际中医针灸教育+文旅”项目结业典礼,17名来自俄罗斯的学员结束了为期近一个月的学习交流。

  近年来,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医药文化成为“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之一。贵州中医药大学联合贵州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实施“针艾黔行”品牌项目,旨在搭建与各国开展传统医药互鉴交流的桥梁,积极推动贵州与国外地方政府、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等在传统医药人才培训、文化交流、医疗合作、传统医药国际贸易等方面实现互利共赢。

  “2024中-俄国际中医针灸教育+文旅”项目,就是“针艾黔行”品牌项目活动之一。

  17名来自俄罗斯的学员从5月12日开始至6月7日,在近一个月的学习中,系统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针灸、推拿等中医技法的实际操作。

  “在贵州学习期间,学到了很多中医知识,回国后会将所学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来自莫斯科的针灸讲师叶莲娜·茨维特科娃说。她曾患三叉神经痛,通过中医治疗后病情好转,也因此爱上了中医,并进入俄罗斯国际东方医学学校学习针灸。“中医的治疗方式很独特也很有效,可以治好很多疾病,我治疗过的病人们也很喜欢中医。”

  “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式各有不同,西医侧重于药物和手术,中医更着重于内在的改善,偏重于对身体整 体统一调理。”学员维克多利亚说。在俄罗斯从事美容业的她,希望通过中医的方式,让她的客户保持年轻和健康。

  “中医在俄罗斯越来越受到关注,许多俄罗斯人已经开始接受中医治疗,这也让在俄罗斯从事中医行业的中国医生对弘扬中医药文化更有信心。”俄罗斯传统东方医学专家学会会长黄国荣说道。

  毕业于中国中医药大学的黄国荣,2017年开办了俄罗斯第一家中医培训学校——俄罗斯国际东方医学学校,至今已培训学员约7000名。当他了解到贵州推出的“针艾黔行”项目后,便与贵州中医药大学联系参与这个项目。双方很快达成合作协议。俄方通过层层筛选,遴选了一批有多年针灸实践经验、对中医药文化有一定了解的中医从业者参与活动。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杨硕作为本次教学讲师,负责“经络诊察”教学。他说,“2024中-俄国际中医针灸教育+文旅”项目不仅有助于促进中俄两国在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有助于传播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完)

  文艺演出在《走进新时代的米林》中拉开序幕,欢快的音乐,婀娜的舞姿,充分表达了在米林这片汉、藏、回、等多民族组成的热土上,各族儿女团结一心,共同欢迎八方来客的热情。随后独唱歌曲《欢聚》、男女群舞《劳动之舞-阿嘎》、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贡布民歌》、彰显民族特色的舞蹈《珞巴部落》等节目引来了民众一次又一次的欢呼喝彩,结尾的群舞《欢腾的热巴》更是把演出推向了高潮,为现场观众送上了精彩的视听盛宴。

  ·提出将致力于拥有所谓“对敌基地攻击能力”,从防卫转为进攻

  随着越来越多环球基金公司在内地发展,Morningstar(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总监王蕊对记者表示,虽然这些外资基金公司在中国业务发展的成功与否目前尚无定论,但他们会为中国公募基金市场带来更多的竞争和活力,这对投资者而言是一个好消息。他们一方面会为中国基金投资者带来更多产品的选择,同时也会促进中资基金公司学习他们在公司经营管理、投资以及风控上的优秀实践,培养成熟的投资理念,以及建立成熟的投研和风险管理框架。

  留学生们表示,此次文化体验活动,不仅让大家体验到了中国文化之美、了解了中国传统习俗,学校细心周到的安排,让这个特殊的中国年更添家的温暖。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王捷先

  “希望自己可以永葆初心,在新的一年里创作出更多精美的剪纸作品,将剪纸这项非遗技艺发扬光大。”李先娥说。(完)

刘培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