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保荐华塑科技IPO项目质量评级D级 发行市盈率高于行业均值116.95% 上市首年扣非净利润大降近50%

来源: 千龙网
2024-06-02 01:37:29

  (一)公司基本情况

  简称:华塑科技

  代码:301157.SZ

  IPO申报日期:2021年5月26日

  上市日期:2023年3月9日

  上市板块:创业板

  所属行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证监会行业2012年版)

  保荐代表人:朱玮,何康

  IPO承销商:中信证券股份 有限公司

  IPO律师:国浩律师事务所

  IPO审计机构: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二)执业评价情况

  (1)信披情况

  问询轮数为4轮;发行人未充分说明报告期内订单来源情况,是否需要经过招投标程序;发行人未充分说明内销与外销毛利率对比情况;发行人未充分说明2018-2019年应付账款前五名的情况;发行人被要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完善相关参数指标的含义,并与巨成科技、海德森、高特电子等国内可比公司进行对比;紧密结合自身主营业务及产品构成情况,增强信息披露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删除与发行人无关的信息;保荐人、发行人律师被要求督促发行人充分披露对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所必需的信息,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2)监管处罚情况:不扣分

  报告期内,发行人及其子公司共受到1项行政处罚。

  (3)舆论监督:不扣分

  (4)上市周期

  2023年度已上市A股企业从申报到上市的平均天数为487.83天,华塑科技的上市周期是652天,高于整体均值。

  (5)是否多次申报:不属于,不扣分

  (6)发行费用及发行费用率

  华塑科技的承销及保荐费用为6396.23万元,承销保荐佣金率为7.55%,高于整体平均数6.35%,高于保荐人中信证券2023年度IPO承销项目平均佣金率5.87%。

  (7)上市首日表现

  上市首日股价较发行价格涨幅50.04%。

  (8)上市三个月表现

  上市三个月股价较发行价格涨幅1.50%。

  (9)发行市盈率

  华塑科技的发行市盈率为63.48倍,行业均数29.26倍,公司高于行业均值116.95%。

  (10)实际募资比例

  预计募资6.16亿元,实际募资8.48亿元,超募比例37.52%。

  (11)上市后短期业绩表现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13.53%,归母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同比降低33.82%,扣非归母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同比降低48.76%。

  (12)弃购比例与包销比例

  弃购率0.61%。

  (三)总得分情况

  华塑科技IPO项目总得分为65.5分,分类D级。影响华塑科技评分的负面因素是:公司信披质量有待提高,受到交易所处罚,上市周期较长,发行费用率较高,发行市盈率较高,上市后第一个会计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下滑。这综合表明,公司短期内盈利能力有待提高,信披质量有待提高,建议投资者关注其业绩表现背后的真实性。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据“浙江组工”微信公众号消息,台州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5月21日举行第八次会议,接受吴晓东同志辞去台州市市长职务的请求,决定沈铭权同志任台州市副市长、代市长。

  二阳会出现什么症状?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体内的免疫力不“够用”了?《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综合新闻及专家观点,解答你关心的问题。

  一直以来,中美两军关系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方对保持两军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以及保持双方各层级间的沟通高度重视。另一位军事专家对《环球时报》表示,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军事力量,中美两军关系保持稳定事关区域和全球安全问题,尤其当前中美一线部队会频繁接触,两军高层会晤不仅是战略上的沟通,对一线部队的危机管控也有积极意义。这位专家直言,但现在美方一边侵犯中方的利益,一边要求中方维护其利益,对此,中国不能不表明立场和态度。“如果美国不能端正态度,本着解决问题来进行高层会晤,则根本没有会晤的必要。”

  梁建章:这本书讲的也许是未来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最大不确定因素,就是人口问题。近几年,中国新出生人口下降得非常快,7年前,这个数字是1800多万,去年900多万,这样的变化会对未来整个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梁建章:是的,长远来说,每个人或者整个社会都要思考生命,因为随着社会越来越富裕,人们有了很多的闲暇时间、很多的资源,你的生命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能留下一些什么东西?

  从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角度看,未来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或许更多。从人事上看,外媒将此轮美国对华姿态变化解读为拜登政府内部对华“接触派”的功劳,认为常务副国务卿、主管对华事务的最高外交官舍曼在“无人飞艇”事件后推动中美关系软着陆上做了不少工作。而分管亚太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兼“中国屋”负责人华自强更在3月就低调访华听取中方社会各界声音,实现两国工作层的面对面交往,这些是美国对华政策中相对理性、温和的力量。但近期舍曼和华自强先后宣布将在6月底退休和卸任,似乎预示着这股力量在新一轮对华政策班子调整中遭到削弱,而对华强硬的声音仍然强大,这给中美关系带来的并非积极稳定信号。

傅怡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