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集体经济破百万元 长江之畔江西小村的“致富经”

来源: 潇湘名医
2024-06-20 05:28:03

  中新网江西彭泽11月22日电 (王剑 毕锦丹)村集体经济破百万元,成立村属劳务公司,流转千亩闲置土地……长江边的小村庄,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黄花镇东红村探索出因地制宜的“致富经”。

  彭泽县黄花镇东红村党总支书记朱结祥22日表示,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当地积极探索多样化发展途径,推动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提高集体经济收入和服务带动能力。

  荒地变基地

  2017年,东红村采取“合作社+大户”发展模式,村“两委”牵头领办了彭泽县绿安种植专业合作社,整合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打造以大棚蔬菜为主导的蔬菜全产业链生产基地。一期建设的100亩大棚蔬菜基地,通过大户承揽、种植、经营、维护,统一以“黄花分外香”商标对外销售,大棚蔬菜营销实现连续五年增长。

  尝到“甜头”后,东红村又联合彭泽县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内的6个村,集资3000万元流转荒地300余亩,建设蔬菜大棚二期。东红村以村集体的名义,流转了全村所有闲置土地1800余亩,通过申报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积极招商引资,引进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合作社4家,实行规模化种植,不仅抛荒土地得到了有效利用,产业实现了集群发展,群众还获得了土地流转费用,劳动力实现了就近务工。

  2022年,蔬菜大棚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5万元,为周边农户增加土地流转费20余万元,同时带动200余人就业。

  资源变资产

  大棚蔬菜销路是基础,为了畅通销售渠道,东红村以破解蔬菜产业“淡季”销售难点为突破口,整合帮扶资金在高速出口附近建设冷鲜库和物流厂房。优质的蔬菜品质、良好的加工储存条件再加上紧邻高速路口的区位优势。通过多方比选,东红村最终引入众合供销智能集配中心,物流网络辐射至周边的浙江、安徽、湖北等省。

  此外,东红村还推行了“智慧前台+精选种植”模式,即集配中心根据市场供需行情,将果蔬热销的品种和类别反馈给合作社,合作社有计划有选择性地种植,优化种植结构,实现瓜果蔬菜“淡季不淡、旺季不烂、超季返季、四季均衡”,既解决了大棚蔬菜的销路问题,又为村里带来了厂房租金,实现双赢。2022年仓储物流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8万元。

  劳力变人力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东红村在做强主导产业、做优附属产业的基础上,不断整合村级劳务资源和上级扶持资金,通过成立村属劳务公司,“聚少成多”,多渠道实现集体经济增收。劳务公司成立之后,解决一些村民在土地流转出来之后成为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吸纳在家务工以及返乡务工的单个农民,变为“人力”资源。

  东红村劳务公司通过承接一些简单的乡村建设项目,向各个工程项目输出泥工、瓦工、铲车工、油漆工等劳动力,在增加农民就业、农民增收的同时,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022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35万元。

  资产变股份

  大棚蔬菜产业做大做强、走上正轨后,村集体将部分大棚承包给大户,与大户签订合作协议,村集体为大户提供优质服务,解决劳动力、水电等问题,并提供反馈的市场信息,大户则在每年付给村集体固定承包费用10万元/百亩的基础上,将总收益的20%作为股份纳入村集体经济收入,并明确风险全部由大户承担。2022年,大户通过长短结合的种植方式,盈利达120万元/百亩,村集体获得收益30余万元。

  随着产业逐渐发展壮大,东红村引入乡贤投资,开始依托产业探索“产学研游”一体化发展。东红的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据此打造了紫阳研学部落和朱子文化研究3A级旅游景区。2022年文旅产业实现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

  彭泽县黄花镇党委副书记、统战委员温雨蒙2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黄花镇坚持打好“乡情牌”“优 势牌”“关爱牌”,充分发挥乡贤当好家乡发展的宣传员、联络员、招商员的作用,积极引导乡贤投身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助力黄花镇乡村高质量发展。(完)

  另据最高检通报,日前,湖南省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湖南省张家界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朱用文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蓝天立称,要抓紧抓实优化疫情防控和扩大有效需求,力争一季度自治区层面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000亿元,用好服务业发展资金和促消费资金,促进消费提振复苏。要抓紧抓实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做好纾困服务,加快服务业恢复发展。要抓紧抓实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千方百计激发、保护民间投资活力。

  而卫龙绑定在辣条单一产品以及直接提价的方式,这种“高端”最终可能会让消费者越走越远。

  (二)按撤回执行监督申请处理;

  <strong>新兴产业崛起 中国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新动能</strong>

  目前,崇礼滑雪场增至7家,崇礼冰雪旅游度假区获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成为河北省首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高铁、高速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崇礼发展冰雪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冰雪产业也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工作机会。据统计,目前崇礼13.1万人中,有3万多人在冰雪相关产业工作,相当于每4人中就有1人吃上“冰雪饭”。

陈胜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